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罗行竹编】经纬间的交错岁月见证岭南手工历史

来源:羊城地方 2019-12-06 10:05   http://www.kcqsx.com/


罗行竹编传承人走进学校

罗行竹编手工作品

出品佛山记者站策划/统筹谢红李程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周哲

“六股圩场十股连,箩篸筲箕万万千。河边泊了苍江竹,一点良江伴粮钱。”这首诗描绘的正是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罗行竹编鼎盛时期的情景。岭南自古产竹,各种竹编、竹器自然成了岭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典型。罗行自古以来就以竹器出名,曾与西樵缫丝、石湾陶瓷齐名,一时蜚声中外,是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手工业之ー。朴实无华的罗行竹编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地方特色,蕴藏着岭南水乡独有的竹器文化历史渊源。虽然后来几度起落,但罗行竹编依然是岭南地区早期工商业甚至商业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

三百年传统手艺吸引八方客商前来

罗行竹编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据《罗行村志》记载,罗行圩的前身称为“里南圩”,始建于康熙廿七年(1688年),附近村民都是世代相传的竹手工业者。此后,竹器行业日益繁盛,由家庭作坊发展至雇请工人,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日益增加,吸引了许多原来从事耕种养殖织造的人转行从事竹器加工生产。因织箩行业兴盛,清朝宣统二年即1910年,清政府便将这里改名为“罗行”。当时这个罗行的罗字,用的是竹字头的“箩”,因为在广东话里,编织竹器叫“织箩”。后来就慢慢简化为现在这个“罗”字。当时的罗行不但包括罗行圩,还有同在金沙南部片区的下安、西岸、新安、下沙滘等村,这些不同的村有不同的竹器制品。

最早的罗行竹编制作的都是农业、水产养殖业和建筑行业生产所必需的器具,如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大至粮仓的硬围小至碗口般大小的淘米筲箕都是竹器制品。与其他手工艺一样,编织竹器的手工艺在罗行自古以来也是仅在族内代代相传,个别品种在特定的村中经手把手的传艺,其质量较之别村特别精美,销量特别好,因此不同的品种指定由不同的村去加工织造。如西岸谷参、高斛箩、甘斛酒脚、西杜蟹掩、杜家桑箩、西岸筲箕等。鼎盛时期,从事竹器加工的从业人员近万人,吸引了八方客商前来进货。广州、中山、东莞等地的客商循水道雇船艇到罗行圩选购商品,每逢圩期罗行圩的河岸都停满了数不清的船只。

行业日渐式微手艺坚守至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塑胶、铁、不锈钢等器具代替了竹器制品,竹器行业难以生存,很多从事竹器行业的人都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罗行圩的竹器厂也慢慢消失,懂得竹编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今年68岁的甘惠玲是罗行竹编的佛山市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为数不多还在坚持编制竹器的手艺人之一。直至今天,甘惠玲还是坚持每天都要动手编制竹器。“以前做的那些竹箩、竹筐都没什么人要了,也不如塑料、铁具之类方便,我现在做得更多的是一些小手工,像小葫芦、茶具、公仔等等。”甘惠玲说,这些东西小巧精致,继承了罗行竹编精美细腻的特点,很有观赏价值。

东西虽然小,制作起来却一点不简单。竹编制作要先后经过选竹、去节、裁长短、开竹、削篾、储底、编织、收口、加固等多个工序,编织过程中手很容易被锋利的竹条刺伤,长时间低头编织也会导致编织者患上颈椎炎。“最难的是选竹、开竹、削篾的阶段。”甘惠玲介绍,由于罗行本地的竹子不太适合竹编制作,她每次动手做竹编都需要挑选来自肇庆、中山等地的竹子,选好竹子之后再亲自用篾刀把它们劈开,根据器物不同,削成粗细不等的竹丝,像甘惠玲现在制作的小工艺品就需要毫米细的竹丝才行,然后再将竹丝浸泡在凉水中,彻底泡软之后就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器具了。甘惠玲告诉记者,“制作一套成品的茶具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制作一个小葫芦也要两三天。”

多方努力跨界交融致力竹编文化传承

为了让竹编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丹灶镇、罗行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多位竹编传承人共同努力,做了很多探索。2012年,罗行竹编入选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罗行社区举办首届竹编大赛,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保护和传承竹编文化,在罗行社区活动中心设立罗行竹编传习所,内设有竹编制品展览区、资料阅览区、文化资讯区等区域,免费向市民开放;结合镇内的竹编“筑福行动”公益传承计划,引导竹编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并把罗行竹编文化作为丹灶镇打造特色文旅名片的重要项目,让罗行竹编走向更宽广的天地。2017年,罗行竹编成为南海区十大旅游手信之一,并参加广东(佛山)首届创意城市博览会。

此外,丹灶镇竹编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文化节结合音乐、舞蹈等动态艺术形式与静态的竹编艺术相互碰撞,跨界交融,呈现丰富全面的竹文化精神内涵。罗行圩的三间旧粮仓也被改造为竹编文化馆,人们在这里可以倾听到罗行的历史,了解罗行竹编文化。

丹灶创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个致力于竹编文化传承保护的社工机构,该机构近年来多次组织竹编传承人进学校,展示竹编魅力的同时,向小朋友们教授竹编的技巧。“希望能激发这些小朋友们的兴趣,让他们了解罗行竹编,领略竹编的魅力,让更多人参与到罗行竹编的传承保护中。”创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徐坤玲说。

新闻推荐

佛山市水利局在南海区海寿小学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 以水为媒开展普法宣传

昨日,海寿小学的学生手持宪法知识宣传牌合影。/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佛山日报讯记者谈飞洋报道:“很喜欢...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罗行竹编】经纬间的交错岁月见证岭南手工历史)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