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南海法院开展“海啸行动”。/南海法院供图
“我们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名下确实没有财产。”11月20日上午,南海区人民法院里水法庭内,一宗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执行案件正在“执行开庭”中,在执行法官彭建华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贾某答应分期返还拖欠的薪水。另一边,“海啸行动”组亮剑出击,将“老赖”谢某带回法庭,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执行开庭”与“海啸行动”双线并行,是南海区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一大亮眼动作。去年,南海法院以“海啸行动”强势攻坚,为南海决战“基本解决执行难”打开胜利局面,获得2018年佛山口碑榜最佳服务案例荣誉。今年,南海法院参照审判案件开庭模式,在执行实施阶段实行“执行开庭”新机制,打造执行实施阶段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执行办案质效,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12月23日,2019年度佛山口碑榜发榜,南海法院“执行开庭”新机制成功上榜口碑榜服务案例榜。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旖荻
通讯员邓玮琪、林倩君
“三统一”提升执行办案质效
谢斯怡曾是跟案书记员,南海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今年升级完善,她被调入综合调度中心,参与执行调度、联动协调工作。这日,谢斯怡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录南海执行大数据查询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彭某的农村股份分红等信息,随后逐一将查询结果发回案件承办人。
“加入指挥中心后,服务整个执行团队,解决一些可以统一办理的事项,让案件承办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办好案子。”谢斯怡说。在执行指挥中心,像她一样的工作人员还有78人,他们各司其职,成为南海法院集约办案模式里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有效发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职能,南海法院多次完善执行办案模式。2017年底,“关键大脑”执行指挥中心正式运作,统一调配执行工作。今年,在原有四个子中心的基础上,执行指挥中心管理模式再次升级,分为“案件管理中心”“财产保全中心”“财产处置中心”“质效监管中心”和“综合调度中心”五个子中心,“三统一”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今年除继续发挥执行指挥中心"三统一"职能外,还将执行局与执行指挥中心职能高度融合,实现一体化。”南海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尚谦表示,面对每年大体量的执行案件,通过集约办案、繁简分流和执行团队建设,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精准打击,有效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
以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为抓手,南海法院执行办案质效稳步提升。据统计,截至12月16日,南海法院执结案件38395件,已结案件执行到位金额25.98亿元。
整合执行环节打造标准化流程
“报告执行长,申请执行人的委托代理人与被执行人到庭,庭前工作准备完毕……现在就申请执行人胡某与被执行人朱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进行执行开庭。”
南海法院丹灶法庭“执行开庭”中,因被执行人朱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虚假报告财产情况,执行法官杜焕成拟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朱某见状后一改之前的态度,立马向法官表示愿意履行。两个小时后,被执行人将所有款项通过电子转账方式向申请人支付,本案履行完毕。
今年年初,南海法院实行“执行开庭”新机制,以“执行开庭”为核心,对执行实施阶段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整合,形成一个标准化流程,执行员在庭前做好“三调查、一退款”,庭中做到“三告知、一敦促”,庭后做到“一方案、两监督”,为双方当事人搭建起沟通平台,既向当事人展示执行规范要求、披露关键信息,又促使双方弥合分歧、合理预判结果,为当事人提供规范、公开、透明的阳光执行体验。
张尚谦介绍,通过“执行开庭”,执行员了解双方争议事实,现场核实情况后,判定执行方向,确定财产和人员的处置措施,每一种情况,皆有标准化办案流程作为指引。“通过"执行开庭",就可以把执行前端、后段的工作流程串联起来,形成完整、规范的执行办案流程链条。”张尚谦说。
截至10月,南海法院共实行“执行开庭”2377件次,其中,544件案件当场和解,涉及标的金额1.74亿元,对36名被执行人当场实施司法拘留。11月20日,南海法院在里水法庭举行“执行开庭”线上直播,并邀请口碑榜市民观察团前往现场观摩。此次直播以“转播+解说”形式进行,吸引了61万观众收看。
“这项创新举措,体现了南海法院的担当精神,我们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一员,也会支持法院执行工作。”广东盈隆(广州)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朱永剑表示,“执行开庭”像是打开了一扇窗,除了对内监督,也让老百姓看到执行背后法院所做的工作。
全链条综合治理执行难
去年4月,在执行一宗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因被执行人张某钦、张某镇拒绝履行法律文书义务,南海法院向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警大队提交协助执行通知书,请求稽查布控张某钦名下3辆汽车。今年5月14日,交警大队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张某钦名下车辆,查扣后通知执行员到场。
当日下午,“老赖”终于现身,但仍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执行人员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面对强制执行的高压态势,被执行人主动要求以足额现金履行法律义务。在交警部门的协助下,这件历时3年的“骨头案”终于顺利执结。
事实上,早在去年,南海法院便借助“外力”,建设联动执行工作机制。今年,多方联动进一步升级。1月10日,广东省委政法委将南海区“全链条综合治理执行难”列入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首批实践创新项目。除南海法院内部的“一名执行法官+两名执行员+n名执行书记员”执行团队改革外,还形成了区委领导、多部门联合的全链条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
“大执行”格局下,以“海啸行动”为抓手,全面向“老赖”吹响联合惩戒的号角。2018年至2019年11月,南海法院共开展“海啸”行动48场次,执结“骨头”案件1068宗,执行到位金额5028.70万余元,清空腾退房屋厂房77宗,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如果没有执行联动部门对执行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执行成本会增加很多,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张尚谦看来,朝“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除了内部努力,还需要全方位外部联动,才能更好地贯彻党中央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让综合治理更有生命力。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丹羊通讯员粤纪宣)据南粤清风网消息,近期,十二届省委第四轮巡视整改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