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禅城 > 正文

四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复工防疫日志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3-19 07:04   http://www.kcqsx.com/


罗格村委会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企业送来了锦旗致谢。

受访者供图

李家聪为园区、企业送指引、送服务。

受访者供图

陆秀兴与区直部门、驻村工作队一起到村进行防疫工作巡查。受访者供图

祖庙扶西村“三旧”改造项目融创滨江首府全面复工。

受访者供图

在复工防疫阶段,禅城从区到镇街到村居,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工作,努力把受到疫情影响的进度抢回来。村居作为社会最基层组织,保障好其经济顺利恢复,对于禅城来说至关重要。

南庄镇罗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富荣带领村里的30名党员干部建起了企业服务小组和联防联控小组,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指引和服务。

石湾镇街道红卫社区党委书记李家聪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要走访16家企业,遇到某些在山岗上建立的园区,还必须爬山岗、爬楼梯。

张槎街道古灶村党总支书记陆秀兴每天深入一线,跟前线人员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制作企业复工复产巡查表方便工作人员记录企业最新情况。

祖庙街道扶西村党支部书记周铭祥的办公室,非常热闹。村干部们说,村里的发展热情被极大地带动起来,村民们盼发展、盼改变,疫情逐渐平稳后,村里的发展节奏是不能断掉的。

哪里任务艰难,哪里就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本期我们选取了禅城区内四个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他们一天的工作,了解他们如何挺身而出带动基层干部服务企业和群众,打赢这场战“疫”。

南庄镇罗格村黎富荣:产业链复工的守护人

从上午8时到晚上12时,走访10家企业,每家企业半小时以上;巡查全村15个值守点,每个点至少15分钟……这是禅城区南庄镇罗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富荣忙碌的一天的工作安排。

虽然疫情有所好转,但黎富荣丝毫未松懈,因为最近的工作重点已从疫情防控转向企业的防疫、生产两手抓。这将影响到村里长远的发展。

罗格村约有500家企业,以塑料、五金为主,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形成规模化的集群,深度融入到家电、化工等佛山支柱产业的供应链中。如果能够服务好这些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将有助于当地产业链加快复苏。

在黎富荣的带领下,村里的30名党员干部建起了企业服务小组和联防联控小组,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指引和服务。

如今,在罗格村,大大小小的企业雨后春笋般有序复工复产。截至3月18日11时,全村已复工企业236间,复工企业到岗员工1713人,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

既是总指挥,也是服务者

上午8时,黎富荣准时来到村委会,先和村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了解布置一天的工作安排,大约1个半小时后,下辖的13个村民小组长都会来到黎富荣的办公室,汇报前一天工作的情况以及当天的工作计划。

疫情发生后,罗格村就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黎富荣担任总指挥兼党支部书记。最近,他们开会的主题就是继续做好防疫同时,加快推动复工复产。

从2月16日以后,南庄企业复工复产不再需要备案,为此罗格村专门成立了由30名党员干部构成的企业服务小组和联防联控小组,负责企业复工的物资保障,宣传教育及消毒防疫。

“你好,请问我们复工要准备什么?”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罗格村专门构建的一个400人的企业微信群里,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申请或咨询复工复产要求的信息。

“我们要上门给他们上课,讲解什么是"四个到位""八个一"。”黎富荣说,村里的企业服务小组会将防疫和复工的海报,张贴在主要企业的出入口和车间,为的是让所有人都能熟悉,而不只是企业家知晓。

抓好细节也是为了服务大局。在黎富荣看来,罗格村的企业以塑料、五金加工为主,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条,大部分是为家电、化工等佛山龙头企业做配套,“如果村里能做好这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也将有助于当地产业链加快复苏。”

三面锦旗背后的暖企行动

“复工复产快,全靠村委带。”在罗格村委会的一楼大堂,悬挂着三面锦旗分外醒目,这是当地企业为感谢村委会为复工复产提供帮助特意制作送来的。每次看到这个,黎富荣都颇感欣慰。

上午忙完后,黎富荣一般会选择在下午或晚上,到企业走访了解复工复产情况及其需求。

华利来电器是一家规上企业,拥有100多名员工,主要生产电器开关,为美的等家电企业提供配套,企业各项复工准备都比较齐全,唯独口罩等防疫物资比较紧缺。了解情况后,黎富荣马上通过各种渠道为其筹措了300个口罩。

防疫物资解决了,人员的有序返岗也是一大问题。2月下旬,位于罗格公涌工业区的利高华塑料厂接到一笔生产消毒水塑料瓶的紧急订单,迫切希望能尽快复工。但当时公司除管理人员外,其他9名广西籍的员工因外地身份而无法进村。

“隔离病毒不隔离人心,我们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他们作的贡献。”在确保这9名外地员工安全的情况下,黎富荣经过协调,村委会为其办理了临时出入卡,最终帮助其顺利回厂复工。他还特意嘱咐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为企业外地员工服务,态度要比以往更耐心诚恳。

急企业所急,黎富荣及村委会的暖心行为,让企业十分感动。经此一“疫”,村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拉近。除了锦旗,企业还自发地为村委会送来消毒水、牛奶、饼干、方便面等一批物资。

事实上,黎富荣自己在村里也有企业,虽然复工一周了,但自己根本没时间去管,全部交代给妻子和侄子打理,自己全身心扑在村里的战“疫”工作中。

疫情下的罗格,村里近500家企业正有序地恢复生产经营。走访企业和各值守点后,已是将近半夜12时,黎富荣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稍作休息后,迎接他的又是守护村里平安、发展的新一天。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通讯员禅组宣任国升

石湾镇街道红卫社区李家聪:助力企业“见招拆招”

3月18日清晨,大雨滂沱。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红卫社区党委书记李家聪按照惯例,上班第一件事,先到社区各防疫关键点“转一圈”,检查各项防疫措施的实施情况。指挥安排完工作,就到社区各企业中开展探访。

红卫社区内企业众多。近来,作为红卫社区防疫和复工复产的“大脑”和总指挥,李家聪每天除了要处理大大小小的事件,还忙着走访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最忙碌的时候,他每天要走访16家企业。因社区地势复杂,还有一块“飞地”。每天走访企业,要开车、步行结合,遇到某些在山岗上建立的园区,还必须爬山岗、爬楼梯。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痛是常事。

“抗疫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有不少困难,我们只能见招拆招。”李家聪表示,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迫切,社区要做好引路者、暖心人的角色,为他们排除万难,让他们顺利复工复产。

目前,红卫社区内22家规上企业已100%复工,累计返岗人数525人;454家规下企业中,有440家已复工,复工率达96.9%。

私人电话成24小时公话

红卫社区南以和平路、高庙路为界,西与石湾公园、南风古灶相连,总面积0.6平方公里。该社区现有常住户1400多户,常住人口3661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

该社区是一个平房和房改房结合的老旧社区,有红卫岗、社头坊等4个平房区,27栋房改房,其中18栋位于雾岗路旁的“飞地”。战“疫”打响后,平房多、公众场所面积大,楼宇分布较分散,给社区的防疫工作带来诸多难题。

李家聪带领工作人员,将小区楼宇分布和封闭情况汇总成一张清晰明了的区域图。社区指挥人员可直观明了地掌握社区疫情防控情况,把外来车辆、人员迅速严管起来。社区以雾岗路为分界线,把季华四路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管控,对社区内十个分散路口实施围蔽,保留两个主要出口供市民和车辆进出,并在区域内设置了7个体温监测点,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墙”。

疫情下,最大限度凝聚居民自治力量,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是社区解决人手短缺问题以及达到有效防疫的又一手段。红卫社区内有十数名重点地区人员,李家聪便让社区工作人员发动重点人群的邻里助力监控,一旦发现湖北籍人员回到社区内,便要及时上报。

为了让居民有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李家聪还把社区的办公电话,设置转接功能,办公电话20秒后没人接听,便会自动转接至他的私人电话中。这样便能24小时掌握社区各项防疫情况,及时“排雷”“拆弹”。

每天暴走两万步,跑腿送服务

2月7日开始,全市复工复产的号角陆续吹响。红卫社区辖区内拥有众多企业,其中还有中国陶瓷城、东鹏等22家规上企业,对企业尤其是规上企业的复工复产服务被李家聪提上议事日程。

近期,李家聪与石湾镇街道的企业联络员一起,马不停蹄走访辖区企业。

“已申报了准备复工复产的企业,大家心里都很焦急,一刻都不能耽误别人。”抱着如此信念,他统筹起社区工作人员和企业联络员,兵分四路,每天走访企业。最高峰时,他每天走访了16家园区、企业,为园区、企业送海报、送指引、送服务、送物资等。

防疫工作开展以来,由于道路封闭,路程变得迂回,加上社区地势复杂,每天走访企业,要开车、步行结合,李家聪每天步行两万步是常事。最近他还频频到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了解园区以及各企业的需求。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绕着山岗而建,这里地势高且企业较为分散,要走访这里的企业,倍感吃力。

“爬山岗、爬楼梯,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痛。”李家聪说。

3月2日,红卫社区内人流量最大的专业市场中国陶瓷城启市,商城的整体开业率超过90%。这是石湾镇街道、红卫社区和中国陶瓷城合力编织安全网的成果。如何布置防疫措施,怎么管理城内的秩序,如何定制应急预案等,李家聪均一一为其作出指引,并予以验收。

目前,红卫社区内22家规上企业已100%复工,规下企业的复工率也达到96.9%。“原以为复工遥遥无期,没想到现在问题都逐一解决了,一切很顺利,感谢你们!”红卫社区不少园区、企业都纷纷给李家聪发来微信,捎来谢意。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和居民、企业的关系比以前更紧密了。”李家聪说。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张槎街道古灶村陆秀兴:

企业复工缺什么村里帮你“送”什么

了解各监测点情况、企业复工复产有何新进展,安排人员对重点企业进行巡查……3月18日早上8时30分,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总支书记陆秀兴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古灶村是张槎街道辖区内靠近中心位置的村,外来人口近2万人,村内企业厂房、商铺和出租屋众多,仅出租屋就有1300多栋。这段时间,陆秀兴每天深入一线,跟前线人员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制作企业复工复产巡查表及时跟进企业信息

每天上班,陆秀兴第一时间就是翻看台账,查看过去一天各监测点的监测情况以及村内居家隔离的情况。“工作人员是否为居家隔离的人员做好上门服务,隔离人员的物资是否充足,这些都可以通过台账进行了解。”

接着陆秀兴与负责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人员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并根据村委制作的企业复工复产巡查表了解最新情况,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要监督好企业做好员工的体温监测、工作场所的清洁消毒等。

“主要是将昨天的所有情况都进行统计和复查一遍,再对今天人员的工作进行分派,尤其要对一些刚复产的企业进行重点巡查,协助企业做好生产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陆秀兴说。每周村委会安排两次班子成员会议,主要了解最新防疫和复工复产政策,并根据村里的情况商量下一步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比如今天下大雨,可能会引起部分地区水浸,我们要和村组一起入村排查。”

一声电话铃响,陆秀兴赶紧接通,原来是一家即将复工的企业请村委帮忙解决口罩等防疫物资。随着复工潮的到来,防控物资、人员不足等困难也摆在了村“两委”面前。如何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陆秀兴带领村委会成员想了不少办法。

“我们通过街道以及邻近村获得了购买口罩的渠道,先将口罩买到位了。有的企业反映口罩价格贵,我们就以采购价出售。”陆秀兴说。

随后,陆秀兴便与同事一起到村内工业园区张贴招聘宣传。事实上,在解决企业工人不足问题上,古灶村曾组织车辆到湖南接员工回来。截至目前,古灶村共有中小微企业1400多家,其中已复工208家,复工人员1056人。

做好隔离情况公开方便村民互相监督

古灶村四通八达,原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出入口,还有大片对外敞开的区域。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村居疫情防控的管理难度和风险。

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古灶村实施“网格化”管理。古灶村将3个自然村分为古南、古北、生村三大网格。从1月28日起,利用蓝色水马建成“封闭线”,该村把对外敞开的区域封闭起来,设卡站岗,开始对非本村户籍人员实施车辆和人员的临时出入管制,摸排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及有接触史人员等。古灶村12名“先锋队”队员把村中大部分出入口都封闭起来,与治安、党员志愿者等把守剩下的6个主要出入口。

在一天的工作中,陆秀兴还要抽检防控的监测点。“今天的情况如何?有无异常。”“你们的防护物资充足吗?”陆秀兴在其中一个防控监测点内与值班人员交谈。随后她又向村内负责联系服务隔离人员的同事了解相关情况。“你们要张贴好隔离情况公告,做好相关信息公开,方便村民互相监督。”

陆秀兴介绍,每天同事们会提醒隔离人员测量体温,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实时状况和需求,为其解决饭菜、生活用品、药品等购置问题。

到了下午5时,陆秀兴回到村委办公室开会部署下一步的防疫工作安排。“目前境外输入的风险增大,我们要继续压实责任,进一步做好各出入口的监测,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南方日报记者高绮桦

祖庙街道扶西村周铭祥:

项目复工带来发展新期望

禅城区祖庙街道扶西村党支部书记周铭祥的办公室,非常热闹。“有一批湖北籍工人马上回来了,我们要讨论下如何安排。”3月16日上午,融创滨江首府项目单位的几名负责人以及祖庙街道、扶西村和隔壁升平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一起来到周铭祥的办公室商量复工相关事宜。

此时,从村委会的窗子望出去,整村改造项目融创滨江首府项目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这个项目之上,是扶西村曾经的旧村所在地。从村委会南面望出去,连接禅城、南海的海五西路高架桥主体部分穿城而过,项目工人也在施工当中。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断村里的发展热情,没有打乱重点项目的节奏,村民们说,今后,开车3分钟、骑车1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千灯湖片区休闲了。而佛山城市北大门——城北一带的价值,将真正向千灯湖板块看齐。

繁忙的村支部书记办公室

早上8时多,周铭祥再次就村民回迁房的设计问题与保利项目再次进行了沟通。10时,融创滨江首府项目组的几名负责人,带着探讨湖北工人返工的问题来了。

事实上,扶西村所在的城北一带,曾经孕育了佛山众多大型工业企业,也曾经是佛山大型专业市场和物流企业的集散地。近些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地发展也面临着新的瓶颈。

但现在,“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正在成为现实,扶西村村民分红从过去的几千元“芝麻开花节节高”增长到两万多元,全部村民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公寓,扶西村还跻身成为禅城首批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从村委会向南望出去,连接禅城南海的海五西路高架穿城而过,旧改项目已经复工。

在过去两个月,禅城新冠肺炎疫情地图上,城北片区扶西村一带一直显示是“绿色”,周铭祥和同事们说,我们要守住“这片绿”,村委会就必须主动与各方打好配合。

考虑到扶西村与祖庙街道升平社区有不少插花地,村委会与居委会之间必须同声同气,村委会首先与居委联合起来相互支援,管理上无缝对接。“不论是不是扶西村辖区范围内的事情,大家认为,周书记这里能实实在在帮忙解决问题。大家乐意来坐一坐,聊一聊。”升平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周书记这里解决的问题,其实是超出了辖区概念的。”

周铭祥和同事们认为,经过了近年来的努力,村里的发展热情被极大地带动起来,村民们盼发展、盼改变,疫情逐渐平稳后,村里的发展节奏是不能断掉的。

旧改项目单位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00多名工人返工,“口罩我们也只有200个了,估计很难撑下这一周。企业总部也在想办法”的时候,周铭祥立刻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没关系,我们这里可以先支援200个,其他的我们通过街道来购买。”

与此同时,租用村物业的一家企业也来咨询租金的问题,考虑到这家企业虽然早在2月上旬已经开工,但是业务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周铭祥说:“企业有企业的困难,村里先不谈租金的事情,等疫情过去后,再由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来表决。我们扶西村有这样的大局意识。”

献血捐款书记带头

平日里,村委会周书记的办公室,也是老人家们前往中山公园散步、市场买完菜后的最后一站。老人们说,来书记办公室喝杯茶,聊聊项目的进展,对回迁房和回购商业物业的情况有了“定心丸”。疫情期间,说服老人家尽量少外出,化解他们的焦虑,成了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村里的一位五保户高龄老人,有一天特别想吃提子,换换口味,周铭祥记在心上。因为每天习惯了要外出走走、买当天最新鲜的肉菜,疫情期间,大家很难说服这位老人家少出门,又是周铭祥出马了。疫情期间,必须为村里这样的五保户孤寡老人送上特殊的关爱,“老人家习惯了不要冰箱、每天出门的生活,因为疫情不能出去,只能是我们上门多做工作、满足老人的需求。”有时候,村干部们总免不了自己掏腰包为老人购买蔬菜、肉和水果,在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则由几位村民轮流前去照顾老人。

村民们告诉记者,在佛山血库告急之际,2月10号一大早,周铭祥就赶到东方广场,带头献出了400CC的血,组织党员为疫情捐款,他又第一个带头。在疫情形势严峻、防疫物资紧缺的时候,周书记能够通过个人资源、自掏腰包购买到口罩,第一批先为村里的150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发放口罩;在后来持续为村民们发放口罩的过程中,包括在村里租住的50多名外来居民全部一视同仁,派发口罩;村里的20多家小商铺一开工,村里送上口罩;小商铺没有体温枪,村里先借给他们用……就这样实实在在帮助大家,一步步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实际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阎锋

新闻推荐

佛山南庄大道东延工程周六起分三阶段围蔽施工禅城西构建“小内环”

工程效果图。第一阶段围蔽情况。昨日,佛山市禅城区交通、交警等部门就南庄大道东延(南庄大道接雾岗路南延)工程(SG-01标)...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四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复工防疫日志)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