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机关党员干部到翠颐社区报到。/佛山日报记者阳桦摄
“我是党员,我来社区报到!”昨日上午,南海区正式启动机关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工作。本月内,近1.1万名南海区直机关党员将实现100%覆盖服务联系村(社区),成为村居的人力库、资源库、智力库,通过横向联合、纵向互动,实现党建资源大融合。
文/佛山日报记者阳桦
通讯员基石
发挥党员力量服务群众
昨日上午9时许,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卫学坚来到桂城街道翠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递上单位党组织开具的介绍信,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在填写好相关信息和服务项目意向后,她收到了由社区党组织盖章的报到回执。随后,她与其他报到的党员一起,开展电动车规范管理宣传和登记等志愿活动。
卫学坚表示,在湖北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社区一线工作的重要性,“我将尽我所能去帮助社区工作的开展。”
翠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关绮珠表示,南海区直机关有450多名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社区建设助力、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将带动更多的资源解决社区问题。社区将把他们纳入三级党建网格,按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岗位进行分配,充实各个网格的力量。
昨日起至月底,南海区近1.1万名区直机关党员将陆续到全区287个村(社区)报到。桂城翠颐、灯湖及九江烟南等村(社区)成为率先接收第一批党员报到的村(社区)。
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介绍,南海区直机关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强调“去职务化”,“介绍信、报到名册上没有注明职务,每名党员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到村(社区)去,把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党员报到方案“严”字当头
基层党组织是全区各项重要工作的有力支撑。早在3月初,南海区委就以1号文件印发《关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十项举措》,专门部署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一报到两认领双管理”工作。4月8日,南海区委组织部印发《全区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党员开展“一报到两认领双管理”工作方案》,这也是全市首个区级党员报到方案。
该方案从制度、实效、覆盖面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要求,“一报到两认领双管理”工作首先对党员报到进行了层层落实。要求在职党员到其南海区所在居住地村(社区)报到;居住地不在南海区的,到所在单位党组织驻点联系的村(社区)报到;居住地不在南海且所在单位未安排驻点联系村(社区)的,到单位所在地的村(社区)报到。
同时,方案进一步明确党员认领联系对象和服务岗位“两个认领”,由村(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员组织实施“双管理”,并将报到工作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发展党员工作、选拔任用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
“区直机关党员均已分布到287个村(社区)党组织,一律编入第三级党建网格(户联系党小组),实现100%覆盖服务联系村(社区)目标。”南海区委组织部机关党务股相关负责人表示。
搭建党建资源共享互补共用平台
近年来,南海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014年起,南海先后以驻点联系制度、户联系制度,密切党群联系,凸显党组织在基层的引领作用,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奠定了南海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良好基础。
当前,南海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村级工业园改造等各项重点工作,更迫切地需求以党建引领形成全力合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南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直机关工委书记李佳华表示,机关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工作,将搭建党建资源共享互补共用平台,形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合力,把党建工作、中心工作、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通过需求、服务项目对接,让党员承接基层社会服务职能。
潘伟华指出,南海区“一报到两认领双管理”的推进,让机关党员把服务群众落到实处、做出效果,从而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深化基层治理、引导基层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南海“香港城”超17万㎡地块出让,城市配套将升级 至少3万㎡住宅面向港澳居民销售
三龙湾南海片区构建“10—20—60”通达湾区、畅连广佛的对外交通体系。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供图紧邻广州南站,佛山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