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蕻印《疫境曙光》
作者刘兆津刘梓洋《妈妈我等您平安回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正在创作
出品佛山记者站策划/统筹谢红李程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陈雪兰戎耀
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制陶,500年薪火不断的龙窑,更是石湾陶艺兴旺传承的象征。在这座千年古镇,陶艺创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各类陶艺家更是灿若星海,疫情发生后,敢为人先、怀抱大爱的石湾陶艺家被疫情防控的众多感人瞬间打动,灵感迸发,创作出一件件主题深刻、令人动容的陶艺作品,以艺术的形式铭刻历史,在泥与火的交融中传播正能量。
壹
众多抗疫作品出炉
鼓舞人心凝聚士气
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的创作室内,一尊名为《致敬英雄》的雕塑最近格外受到关注,作品以武汉战疫期间的钟南山院士和一线医护人员为原型,运用中国汉代石雕的大写意结构和西洋大雕塑的块面结构塑法,结合石湾传统陶塑工艺,不仅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也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1月底,受疫情影响,武汉开始封城,广大医护人员放弃假期、不顾危险、奋不顾身支援战疫一线,这让我非常感动。”黄志伟回忆道,当时就萌生了想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的念头。后来的一天,灵感突然来临,他当即进行了创作,整整一天时间,他忘记了吃饭喝水,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直到作品大样基本成型,而后再经过两个星期的精心打磨,这尊《致敬英雄》的陶艺作品最终顺利出炉。“我们陶艺家靠的是一双手,疫情发生后,我们不能亲临一线,但却可以凭借创作表达敬意,为防控人员打气加油。”黄志伟说道。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石湾众多的陶艺家有感于防控过程中的暖心事迹,创作了众多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陶艺作品,在创作的领域持续“奋战”,他们当中既有国家级大师,也有省、市陶艺名家和青年陶艺创作者。如除黄志伟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霍然均创作了《抗疫雄兵》陶塑作品,向抗疫战斗中的英雄模范致敬,为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加油鼓劲,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胡志斌创作了《稳操胜券》《众志成城》等作品,青年陶艺家杨蕻印创作了《疫境曙光》……一件件鲜活的战疫陶艺作品,源自石湾,鼓舞了战疫者的信心士气、凝聚了广大群众人心,助力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洪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整体战人民战阻击战。
贰
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
让感人瞬间永久留存
作品出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作品还被收藏或作为礼物,送给相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经常有人过来观看作品,还有的当场落单购买。”黄志伟介绍,其实这并不是他的初衷,在他看来,通过作品能够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让感人瞬间永恒保藏,无需话语,能够让人一眼就知道说了啥才是这件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受父亲影响,黄志伟的女儿也有感而发,父女俩共同创作完成了一件作品《守护》,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陶艺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利用泥土塑造再与火结合的特点能够赋予作品生命的温度。”青年陶艺家杨蕻印说,面对疫情,唯有创作才能抒怀,艺术应该助力一线防控才能引发共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记者获悉,为系统展示石湾陶艺家们的创作成果,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自2月初开始就进行了发动,主要征集以“同战‘疫’,克时艰”为主题的陶艺作品照片或泥坯照片,作品须表现在“抗疫”期间社会各界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的事迹或人物。征集期限持续到5月31日,目前已征集各类作品图片数十件,既有国家级陶艺大师的,也有省、市陶艺名家的,还有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陶艺爱好者。这些图片将在活动结束后择机进行集中展示,相关实物将在后续的陶艺展中摘选进行专题展出。
“陶艺是石湾的名片,疫情发生以来,众多陶艺家坚守初心,创作出大量弘扬正能量的好作品,起到了鼓舞人心凝聚士气的良好艺术效果,进一步擦亮了石湾陶艺的品牌,为石湾陶艺未来发展增添了新的注脚。”石湾镇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创造条件,激发广大艺术工作者们的创作热情,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石湾陶艺感染力在疫情防控一线更好绽放。
新闻推荐
预约旅游 体验更佳市民游客自觉提前预约、错峰游览,树起文明出游新风尚
昨日,游客在梁园景区游览。/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有本市游客打算在3日包下整栋民宿。”昨日,在杏坛逢简经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