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禅城 > 正文

打造湾区旅游目的地,禅城怎么火起来? 开发特色化旅游产品,擦亮岭南文化金字招牌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5-14 07:18   http://www.kcqsx.com/


节假日期间,岭南天地是游客们休闲体验的好去处。

紧靠梁园的风睿民宿打造的是古色古香的客栈风。

5月的禅城,暖风熏得游人醉。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小长假,禅城区迎来了疫情之下首个小高峰,多个景区预约爆满,累计接待游客接近35万人次。

这也是禅城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成果体现。以创建示范区为抓手,禅城用3年多时间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心城区发展的全域旅游路径,致力于打造成为人文休闲湾区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渐升温。放眼大湾区,全域旅游更成为各地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广州番禺、江门台山去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而在佛山,高明也在今年初获评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禅城的旅游吸引力有多强?对标先进地区,禅城还需突破哪些障碍?创建示范区,禅城还需如何继续发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及相关业内人士,试图为禅城未来全域旅游发展勾画一幅蓝图。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

旅游收入占全市21%客流效益待提升

“旅游不只是吃喝玩乐,应从两个高位上看,一是旅游业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内需拉动消费、带动就业有重要作用;二是它能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说。

正如陈新文所言,2019年佛山接待旅游者62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9%。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1933万人次,增长14.01%,外国人25.13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891.86亿元,增长10.23%,占GDP比重约为9%。

而禅城区2019年接待旅游者人数约为1700万人次。接待中外过夜游客486.26万人次,增长3.1%。其中,国际游客60.62万人次,增长3.4%;国内游客425.64万人次,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8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这意味着,禅城去年接待游客数量仅为全市的27%,旅游收入只占全市约21%,这与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第三产业集聚地以及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并不十分相称。

而在今年“五一”假日期间,佛山接待国内外游客115.9万人次,同比恢复36.61%;禅城共接待游客34.91万人次。

相比之下,同样在佛山,已经获评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高明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接待游客人数年均增加100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高明接待游客940.8万人次,增长16.1%;实现旅游总收入40.5亿元,增长14.4%。

跳出佛山,放眼整个大湾区。去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番禺区。近年来旅游接待总人数逐年攀升,旅游总收入连续10年保持双位数增长,2018年接待总人数突破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1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3700.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4.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和12.6%。

从这个角度来看,定位为大湾区文旅目的地,禅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引流和产生效益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不过,陈新文也指出,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土地有限,发展工业存在制约,但借助全域旅游,发展文商旅,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在发展无烟产业上大有可为。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48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63.8%,已经成为拉动禅城经济增长的主力龙头。

突破造景思维4个镇街差异化发展

当下,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大湾区旅游的目的地,这是禅城下一步必须思考的课题。

陈新文认为,在全域旅游的认识上,一定要打破造景点、造景区的狭隘思维。“不要认为景美就能成为景区,就能旅游。一个景点如果与其他景点雷同,没有文化内涵、没有独特性、没有核心吸引力,哪个游客会来?”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莽对此也颇有同感。在他看来,研判一个地方是否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关键在于看当地是否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从目前来看,禅城在这方面还有所不足。”

环顾大湾区中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化已经成为各地差异化发展的共识。

广州番禺高标准规划布局全区旅游资源,构建起东部“莲花山—海鸥岛—亚运城”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片区,西部“沙湾古镇—宝墨园—龙湾涌湿地”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中部“长隆—万博—汉溪”现代游乐商贸旅游片区,北部广州大学城科普科教旅游片区的全域发展格局。

同样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江门台山以川山群岛建设为核心,以打造汀江华侨文化走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走廊为依托,培育出“海岛度假、滨海风光、侨乡文化、温泉养生、田园生态、特色美食”六大旅游名片。

而在佛山市内,高明则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培育出“春赏花、夏亲水、秋采摘、冬美食”四季旅游产品,策划推出了美丽乡村之旅、红色研学之旅、森林体验之旅、工业科普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

陈新文表示,禅城要高位规划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建设规划,而是从美丽经济、健康生活、幸福产业的角度去考虑,把禅城的全域旅游资源打造成精品。

何莽告诉记者,禅城要避免与周边地区的同质化竞争,必须得加强文化符号的提炼。“以岭南文化为例,广州的特点可能是商贸文化,而佛山突出的则是功夫文化,然后通过旅游载体来表现这一符号特征,进而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作为曾经参与南风古灶景区项目的评审,何莽认为,该景区依托500年龙窑打造连片4A景区的策划创意思路非常好,但今后在可持续吸引力上还有待提升。“乌镇从早期的做国际戏剧节到后期办互联网大会,都在持续地开发提升自身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

陈新文建议,禅城4个镇街都可以找出差异化发展的方向,进而提升核心吸引力。祖庙街道作为佛山古镇核心区,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就在岭南文化;石湾可利用石湾陶、陈太吉酒庄主打“陶醉文化”;张槎的美食和南狮,南庄的乡村旅游,都各具特色。

加强营销推广做强中心城区文旅品牌

番禺向社会征集确立“岭南古邑·粤韵番禺”全域旅游宣传口号,借助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等重大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建立南番顺旅游联盟,强化与周边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的旅游合作,共同举办“中国旅游日”等主题活动;台山提出打造港珠澳大桥旅游首站……

抢抓大湾区建设机遇,围绕着全域旅游的发展,近三年来湾区内旅游城市通过系列营销策划推广,进一步提升游客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陈新文认为,放眼大湾区,禅城全域旅游仍需加强营销推广力度,要擦亮“岭南味、佛山品”的金字招牌。

“今后要进一步擦亮岭南文化这张名片,彰显自身的独特性,树立城市IP,形成近悦远来的吸引力,把城市当做景区来打造,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制高点。”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说,禅城将着力推动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打造大湾区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

接下来,禅城将围绕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总目标,持续推进优化顶层设计,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区域规划、全产业发展、全要素配套、全社会推进。

“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并非禅城发展全域旅游的终点。”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何永庆表示,今后,禅城还将向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更高目标发力,以更高标准,更广视野、更大力量,把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擦亮佛山中心城区全域旅游品牌。

■专家把脉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莽建言禅城文旅产业发展:

持续提炼文化符号建设城市休闲空间

相比起一些拥有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的地区,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偏小,该如何发展旅游?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莽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禅城应该从休闲的角度出发,加大文化休闲空间打造,通过文化符号的打造来提升整体的城市形象,提升地方认同感,增加文化消费体验感。

在何莽看来,相比起湖南张家界、浙江安吉等全域旅游生态资源体系比较完整的地区,禅城目前的旅游吸引物偏少,在旅游资源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在同质化的旅游市场的竞争上,推动文旅的融合是重要的突破口。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必须有文化内涵,如果他找不到可持续的文化内涵,那这个地方一定会被复制或超越。”何莽认为,一个艺术文化街区,必须以文化底蕴作为基础,而不是以业态为基础,业态最终还是要附着在文化之上的。而一个餐饮集聚区如果是围绕着文化而打造的,那这个街区就会获得更持久的发展。

岭南天地便是何莽比较认可的中心城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成功案例。依托简氏别墅、嫁娶屋、孔庙、李众胜堂祖铺等22处文物建筑已活化利用,与4A级景区祖庙、东华里古建筑面群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相结合,形成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他也建议,目前岭南天地在持续性的文化符号提炼和爆点的打造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作为休闲空间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如果作为旅游吸引物,还需要持续的运作和吸引力的提升。”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带来极大冲击,但何莽认为,旅游业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也不会出现需求萎缩,只不过需要比较长的恢复周期。从这个角度来看,打造城市文化空间,满足人们休闲消费需求,禅城今后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何莽建议,禅城的文旅融合应该从休闲的角度出发,加大文化休闲空间打造。可以依托商贸业为载体,或者举办一些会展,建设一些展馆等文化生产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他山之石

广州番禺全域旅游探新路:

策划民俗节庆品牌产品多元化变现

受疫情和景区限流等因素影响,今年“五一”假期出行,跨省游和出境游少了。作为珠三角旅游资源聚集地之一,去年刚刚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广州番禺,成为近程旅游的热点。

放眼整个大湾区,番禺的旅游业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番禺已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开发出飞图梦幻影城、飞龙世界、森美反斗乐园、莲花山、宝墨园等旅游度假区,凭借邻近港澳、连接广深的地利优势,番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游客,各种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旅游接待意识水平较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番禺旅游已呈现出景区景点量多质优、旅游片区集聚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态势。番禺现有国家A级景区8个,包含首批5A级景区1个(长隆旅游度假区)、4A级旅游景区5个(莲花山旅游区、宝墨园、广东科学中心、岭南印象园和沙湾古镇)、3A级旅游景区两个(永华艺术馆和广州渔人码头多彩小镇)。

自2016年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番禺区努力向城市管理更规范、市容市貌更美丽、环境卫生更整洁、基础设施更完善、配套服务更到位、旅游产品更丰富、产业发展更全面方向发展。

为挖掘番禺区旅游资源,发展好文旅产业,番禺区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制定政策措施,构建了“东、西、中、北”全域发展格局。同时扶持长隆集团等龙头企业,树立行业典范,经过多年扶持发展,长隆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在长隆的带动下,番禺区各主要旅游景区均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全区呈现景区量多质优、产业体系完善的发展态势。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流物流不断融合发展,立体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加便利,番禺区进一步借力借势推动文商旅向纵深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优化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如策划番禺民俗文化节、莲花旅游文化节、余荫山房紫薇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民俗节庆文化品牌;连续成功举办7届广州国际美食节,建立南番顺旅游联盟,强化与佛山南海、顺德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此外,为了让旅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近年来,番禺还加大对各景区相旅游标识系统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将“厕所革命”从景区扩展到全域。2016—2018年,全区改扩建旅游厕所48座。

疫情对旅游业造成极大冲击,作为老牌旅游胜地的番禺也不愿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突围,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5月1日—3日,沙湾古镇举办的“云游美食古镇·寻味传统沙湾”活动,在短短3天共3小时的直播中,吸引了近20万名观众收看,在2小时的直播带货环节,更售出了近400件沙湾特色产品。

积极应对疫情转型,番禺探索实现包括门票、旅游服务、旅游周边等在内的多元化线上商业变现,为全域旅游发展探索更多新的发展路径。

新闻推荐

禅城将派2000万元家电消费券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冯嘉敏通讯员禅宣)9日,记者从禅城区家用电器消费节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禅城区延续“促消费,惠民...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湾区旅游目的地,禅城怎么火起来? 开发特色化旅游产品,擦亮岭南文化金字招牌)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