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服务海外创新人才、项目,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下称“三龙湾南海片区”)有了更坚实的载体。5月26日,“碧+海创科技园”揭牌暨系列项目签约仪式在三龙湾南海片区举行。会上,“碧+海创科技园”、广东省留学生服务中心揭牌,海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海归国际产业创新基地两大项目签约启动。
“碧+海创科技园”位于佛山三龙湾大道旁,距广州南站仅5公里。按照计划,其将通过政企合作,探索“1园区+N基地”的运作模式,重点对接服务海外创新人才、项目,打造广佛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助力三龙湾南海片区做实“广佛科技城,湾区第一站”。
据透露,该园区将于今年10月前投入运营。除了为创新人才、项目提供办公场地,还可提供包括金融服务、工商办理、企业孵化、企业技术解决方案制定等多方面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
通讯员梁敏飞聂盈霞
瞄准人才
提供办公场地与定制服务
“碧+海创科技园”由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海创人才南方创业服务中心、广东省海归国际产业创新中心、碧桂园广佛上城项目合作共建,是政企联动推动三龙湾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尝试。
按照计划,园区将于2020年10月前投入运营,首期建设面积5000㎡,将设有1500㎡的共享空间提供给海创人才使用,包括海归俱乐部、多功能路演厅、联合办公室、众创共享空间、共享会议室等,打造三龙湾的高端人才“朋友圈”。
不仅如此,园区还将充分发挥碧桂园佛肇产城运营服务体系的资源优势,为海创人才及其团队、企业提供包括金融服务、工商办理、企业孵化、企业技术解决方案制定服务,并为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供个性化投融资服务等。
会上,广东省留学生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将设在“碧+海创科技园”;同时,还举行了海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海归国际产业创新基地签约仪式。值得一提的是,海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列入了2020年南海区的人才工作要点。
“希望通过推动"碧+海创科技园"的建设,让更多海内外人才扎根三龙湾,圆梦三龙湾。”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副局长梁桂雄表示,接下来,三龙湾南海片区将优化服务,链接各方资源,为海归科技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碧桂园集团佛肇区域助理总裁兼区域产城公司总经理刘伟表示,未来,碧桂园将借力产业平台积累的优势,与政府、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海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国际产业创新中心两大项目建设运营。
政企联手
调动社会资源加速创新集聚
当前,“碧+海创科技园”所在的三龙湾南海片区,正集中力量发展科创、文创、互联网以及港澳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已吸引季华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广佛校区、清华大学(佛山)新材料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落地。可以预见,未来该片区将加速集聚一批创新人才等资源。
人才要落地,更要能扎根。如何对接、服务好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三龙湾南海片区当前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自成立起,三龙湾南海片区积极沟通对接区直各职能部门、桂城街道的优质资源,引入省留学生协会服务中心、海创人才·南方创业服务中心、省海归国际产业创新中心等高端人才服务机构,并引导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的产城运营体系,在片区内打造为海外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制的“碧+海创科技园”。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片区内拥有的产业载体平台等资源,通过政企合作共建,“碧+海创科技园”将按照“1园区+N基地”的模式进行打造,并重点在海外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孵化等方面发力。
此次联手碧桂园佛肇产城,三龙湾正是希望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速创新资源集聚。数据显示,至今,佛肇产城已在佛山落地五大产城项目,累计引入企业近300家,其中上市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归上企业34家、工作站3个、研究院4家,园区企业获得专利1541个。
碧桂园佛肇区域产城公司产业运营总经理黄文飞表示,借力碧桂园产业平台在科研、资本、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佛肇产城将助力海创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打造企业创新发展生态圈。
新闻推荐
新增2家日资企业落户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三期 丹灶拟建中日合作科技产业园
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三期已建厂房。/佛山日报记者毛蕾摄文/佛山日报记者毛蕾通讯员叶迟华、张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