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佛山日报记者刘嶒制图/王淼冰
2020发展目标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下阶段全力抓好七方面工作
稳增长
做好“六稳”
推动10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128亿元,上年引进项目动工率、投产率要达到60%和30%;实施大型企业扶持和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四上”企业52家、市级细分行业龙头企业5家;实施粤菜师傅“1+5”工程。
抓好“六保”
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企业、个体工商户共渡难关;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组合拳”;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财力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实施“智汇高明”工程,营造“远者来、近者悦”人才集聚环境。
谋未来
●编制好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配合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配合推进新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构建“水陆空铁”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一镇一园”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
优环境
推进西江产业新城核心区二期建设,实施首期20公里碧道工程;推进“再造沧江”工程和“5+2”专项行动;新(改)接通污水管网55公里;落实扬尘源“6个100%”管控;推进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压减桉树种植面积2万亩,实施凌云山生态修复工程。
惠民生
深化基础教育“一级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沧中附小和沧江中学“九年一贯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居民身份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调增至每人每月300元;全面完成革命老区特别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建成“四好农村路”38.3公里;完成中心城区20个以上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2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
强制造
●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推动3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新增应用机器人150台;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支持盈香生态园扩建,推动陌上花开、凌云花谷年内开园;
●构建集研发、孵化、加速、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
美乡村
抓好市、区8条示范村、9条重点村建设,打造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力实施“美丽高明”大行动;确保全区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推进稻田、花海、坚果三大“万亩工程”;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加快流转、连片集约开发的新机制,推行“点状供地”,支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转作风
全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权责一致、简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拿地即动工”改革,探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和标准地制度,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敢于突破的工作氛围;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2019高明交出这张成绩单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58亿元,增长6.5%;
●规上工业增加值635.74亿元,增长7.1%;
●农村、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6%、9.5%。
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62.5%;试点项目从拿地到动工缩至13个工作日;盘活低效产业用地6247亩;完成区级政府机构改革;“拿地即动工”“区域环评+清单式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
发展后劲:持续迸发
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亿元;高恩高速建成通车,富龙大桥、云勇公路动工建设,一环西拓南环高明段完成总投资超8成;招商引资总额再破400亿元。
内生动力:稳步增强
减税降费12.94亿元;纳税超亿元工业企业增至5家,净增“四上”企业78家、“个转企”120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188家;成功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城乡面貌:不断提升
完成城乡基建投资57.51亿元,增长150.3%;全部村居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
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14条主要内河涌水质改善率78.57%;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54项“细胞工程”。
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
全年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支出40.54亿元,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建成“四好农村路”33.2公里;新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位5990个;新改建村(社区)卫生站15个、城乡公厕151座;平安创建六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压减一般性支出10%;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1件、政协提案89件,办复率100%;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指数排名全市第二,廉洁政府指数排名全市之首。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制发“1+14”应急预案;建立7234个纵横交织的“大中小微”四级防控网格,推动28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防疫一线。
精准施策加快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出台“高明15条”及14个配套实施细则;累计减免税费4.2亿元、落实扶持资金1.1亿元;全面推动企业复产、项目复工、市场复市,稳妥推进复学复课。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