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心城区最后一块“环湖拼图”将被映月新城补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钰凤黄健源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实习生李洲湳
7月30日,南海桂城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计划发布暨映月新城重点项目推进会在映月湖公园正式举行。桂城计划三年总投资1200亿元,打造映月湖、千灯湖、文翰湖三大城乡融合示范片区,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八大项目,实现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示范区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桂城发布三年计划的同时,映月新城迎来了涵盖产业项目、整村改造、产业园区3大类别、总投资额超80亿元的重点项目,以及映月文化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两大工程的启动。显然,映月新城成为桂城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的突破点。
为什么是映月新城?桂城曾经成功打造了千灯湖片区、文翰湖片区,这次又将目光锁定在映月新城?背后隐藏着桂城怎样的“造城”逻辑?
桂城持续上演千灯湖“野心”
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南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出炉,桂城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中心城区建设。
当时,南海中轴线上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千灯湖。郑先生依然记得2002年千灯湖公园一期落成时的惊艳,泛舟湖上,灿若繁星的球灯、水上茶亭将千灯湖装扮得闪闪发亮,宛如天上街市。千灯湖落成之后,桂城的交通也快马加鞭地跟上,广佛地铁深入桂城布点,广佛同城跑起了加速度,产业、人才迅速向桂城汇集。2007年7月,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南海千灯湖片区挂牌成立。省级平台的落地,产业动能的注入,桂城进入到全新发展时期。
如今,广东金融高新区已迎来13岁生日。作为“国际金融后台基地”与“现代产业金融中心”,广东金融高新区已吸引项目860个,累计投资规模超1300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超6万人,俨然成为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和“城产人”融合发展标杆。
千灯湖的“野心”很大,它不甘于只做激发区域活力的民生工程,更想成为吸引优质产业和人才等集聚的磁石,成为实现城市价值的引擎。
于是,这样的“野心”持续在桂城上演。从千灯湖到文翰湖,再到如今的映月湖,桂城一路走来,以“湖”为中心造环境、引产业。“湖”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功能,不仅代表着与产业搭配的城市环境,还起到吸聚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作用。身处制造业大市的中心区,桂城以湖为媒、以产兴城、以人聚城,用环境竞争力提升高端产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成功探索出一条产城人深度融合的路径。
映月新城后发优势显著
“造湖”“造景”不难,但难的是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做环境,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眼光与格局。
1999年,桂城“无中生有”开始建设千灯湖一期工程,最终在千灯湖畔形成了广东金融高新区,成就了广佛都市圈里的“千灯湖传奇”。2014年,桂城又在三山启动文翰湖建设,并在文翰湖畔着力推动形成环湖科创产业圈。现在回头看这两大板块,桂城无疑选择了在广佛同城上大做文章。
此次,同样是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的高度上,桂城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映月新城。
从地理位置来看,映月新城具有天然的广佛同城属性,其位于南海的东南部广佛交界处,西连千灯湖,东接荔湾、芳村。今年年底南海新交通之后,映月新城通过轨道可对接南站、桂城腹地。
近期,广州白鹅潭商务区规划出炉,白鹅潭高调宣布要打造广州西翼CBD,对标世界级商务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商贸价值中心。映月新城与广州白鹅潭隔江相望,此次白鹅潭的厚积薄发,映月新城也将乘东风而上!
以湖兴城、以产促城、以人聚城,桂城20多年来一路探索的城市发展模式,已被多次验证成功。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南海区正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总抓手,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桂城主动出击,在千灯湖片区、映月湖片区、文翰湖片区三大湖区板块下一盘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棋。映月湖片区作为后发区域,城市发展空间相对充足,无疑是这盘大棋的“棋眼”。在这一轮的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映月新城将释放出超万亩的土地,首期将实现“三个超千亩”改造目标:产业用地超1900亩、旧村改造约5358亩、土地出让超1071亩。
成功的经验有了、城市发展空间充足了、轨道交通来了、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落地了、市政配套齐全了,南海中心城区最后一块“环湖拼图”将被映月新城补齐,“三湖”鼎立的时代即将到来。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毛蕾通讯员林志明报道:昨日,南海区政府分别与深圳市中深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保利科技防务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