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为工人设置了休憩站,每日不断供应凉茶、开水。/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
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报道:副高下沉气流不退,令广东省“炎”值爆表。昨日上午,区气象局再度挂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超37℃的热浪将至。在这样一个静坐不动都会汗流浃背的日子里,高明区2万多名建筑工人却坚守一线,用汗水建筑城市的美好明天。
下午4时,位于西江产业新城的美的·观澜府项目建设工地内再度热闹起来,一群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从阴凉处走出来,攀上还没封顶的施工楼层,冒着烈日,开始搬运、安装各种铝模板设备。
避开最炎热的时间点错峰施工,是酷暑时高明区内各大建筑工地普遍采用的工作模式。最近这段日子,早上6时多,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西江产业新城各楼盘便已开始热闹起来;到上午10时,他们避开逐渐升高的太阳,回到宿舍休息;直到下午3时半太阳西斜以后,才再度上岗,抢抓进度。
皮肤黝黑的廖乾明是这个铝模班组的组长。昨天下午开工前,他给工人们再度强调了一遍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同时不忘提醒一句,施工时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小心中暑。
他说,即便在赶工期,工人的健康还是优先考虑的,千万不能因此发生安全意外。
午后的楼顶气温接近37℃,工人们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湿。班组里一名工人抹了把脸,端起身边的大水壶大口喝起来。他水壶里装的,是施工方提供的凉茶。工地负责人介绍,为了防止工人们中暑,今年入夏以来,工地上凉茶、西瓜、冷饮等降暑食品、饮料就供应不断。“各种解暑降温方法轮着来,除了每天不限量供应的凉茶和开水,西瓜、冷饮也保证一周吃上三四回,不能让工人中暑!”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廖乾明的班组要工作到傍晚太阳完全下山后,才会回去歇息。同样的班组,在该工地里还有好几组,工人总数接近200人。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该工地预计能在今年10月封顶。
这个工地只是高明众多在建项目的缩影。面对炎热的天气,区内各建筑工地都有一套应对办法:部分已经封顶的项目,如保利玥府等,就安排工人开展室内作业,减少暴晒;实在需要户外作业的项目,也都采取错峰施工的做法,并不时为户外作业人员提供降暑食品。
与此同时,近期高明区内相关部门也通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的方式,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高温劳动保护的权益。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区人社部门已联合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陆续对全区170多个大小工地进行相关检查,发放宣传单张1500多份。截至目前,各个工地落实高温津贴发放、清凉饮料提供等措施都比较规范。
新闻推荐
杨和镇做细做实创文,全面提升城乡形象 环境变化大 细处见文明
经过专项整治,人和市场干净整洁,成为众多市民满意的市场。/杨和镇宣传文体旅游办供图“现在菜市场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