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好人梁世宁讲述他的志愿服务故事
文图/珠江商报记者王晓琦
到现在参加义工志愿服务总时间超6000多个小时,无偿献血10000多毫升;带头捐款募集3万多元解决了怀集一家五口人的居住和保暖问题;让开奔驰的“豪哥”和70多岁的阿伯自发加入爱心义工队,一起为爱守护……
这就是近日刚获得2020年第二季度佛山好人的顺德区乐从镇志愿者(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副会长梁世宁做志愿服务的写照。面对荣誉,他淡淡地说,“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他一直践行的理念。
梁世宁2003年加入乐从镇义工志愿者协会,作为乐从镇兴乐社区党员先锋队员和乐从义工理事会理事,2016年被评为乐从镇义工服务之星。2016年6月,他带头组织成立劳村小学义工服务队,担任学校义工服务队队长。到现在参加义工志愿服务总时间超6000多个小时,赢得了“光头好人”荣誉。
“光头好人”梁世宁组建义工队服务学生。
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遭“白眼”
穿上红马甲,意味着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回想15年前,当梁世宁首次穿上红马甲站在乐从劳村小学门口时,迎来的不是赞赏的眼光,而是一片“误解”的异样眼光。
面对嘲笑或不理解,他一笑置之,他在乎的是,自己做义工奉献后,校门口秩序有没有好转,学生上学是否准时又安全。这两个指标在他的努力下,一天天好转。他把这些“误解”当做动力。
谈到这里,他特别提及自己的父亲。出生在广西贫困农村家庭的他,自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颇深。父亲虽穷,但人穷志不穷。父亲还常常帮邻居做农工、剃头发之类,乐此不疲。因此,从小就传承了父亲的勤劳与善良热心。与此同时,当时社会舆论还“流行”着“老人摔倒不敢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奉献,能有所作为。
因此,他一个人坚持着。
“独公益”不如“众公益”。梁世宁转变角色,成为志愿服务“带头人”。为了服务全校1800多名学生,他带头于2016年5月成立劳村小学家长义工志愿者服务队,至目前,全校18700多位家长主动参与热情高,风雨不改,家长们都能按时到岗,部分家长更是加班加点服务。
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一起为爱守护
在做义工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又一件难忘的事情,让他更坚定自己的付出。原来,校门外天地也是大课堂。
在劳村小学当家长义工的过程中,一位70岁老伯,每次来接孙子时,自行车总是在校门外“蛮横”一放,然后气势汹汹地去接小孩。自行车“姿势”与周边停放井然有序的格局总是那么不协调,为此,每当老伯停好车转身离开时,梁世宁总是要主动上前帮忙将自行车摆正。
类似反复动作坚持了几个月,老伯重新审视这位“怪人”,老人家看在心里,但一时总是改不了。直到三个月后,老伯终于不好意思“任性”停放自行车,跟着大家一起整齐摆放。同时,老伯也穿上红马甲,与他一起用行动捍卫着文明力量。
“70多岁老人都能被我们的文明行为所感染。”
这件事,让梁世宁内心更强大了,当他与70岁老伯一起捍卫着每个学生安全准点进入学校时,文明的力量让他感受到“教育是一个人用生命在影响另一个人”。
在志愿服务中,梁世宁坦言,一开始总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家长,比如“豪哥”。他总是开着奔驰来送小孩上学。每次总是停在校门口“C位”,然后缓缓开车门,自己从车上下来亲自送小孩慢慢走进校门口,才缓缓回到爱车中方离开。在上学高峰期的特别时刻,这样的“目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校门口的车排成长龙。站在校门口护送孩子的他,也难以说服家长。在多次与豪哥“打交道”中,豪哥的“独来独往”终于被他说服了,每次路过校门口,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让梁世宁或者其他义工打开车门迅速接下孩子,然后离开,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义工们。最让他意外的是,不久后,豪哥也主动加入了义工服务队伍,与他一起为爱守护。
乐从小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家长志愿者”在乐从已是家喻户晓,只要一提起梁世宁,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做志愿服务,不仅让我有健康体魄,而且让我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梁世宁说,获得佛山好人荣誉,自己将继续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东平社区工作人员阿萍告诉记者,梁世宁用爱心、热心、恒心构建起了一道和谐社会的亮丽风景,影响并带动了一大批社会人士加入到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是乐从乐善星河中的耀眼明星。
新闻推荐
顺德举办今年首场高层次人才年度系列活动珠江商报讯记者赵鹏报道:“哇,好香啊!”随着中国烹饪大师关永忠师傅将切好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