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西樵松塘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双节”黄金周凸显文旅活力 历史文化名村打开“最岭南”的品牌想象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0-13 07:08   http://www.kcqsx.com/


中秋夜,南海西樵松塘村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活动——烧番塔。通讯员供图

村民卖力翻动禾草,熊熊火焰从红砖砌成的塔底蹿升、喷薄而出,直冲夜空……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中秋节“双节黄金周”,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中秋烧番塔上演,通过互联网直播,全网超过85万人次在线观看。

“烧番塔”有庆丰收的寓意,也蕴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年对于松塘村而言,同样是丰收之年。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680个村入围。其中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入围,是佛山唯一入围此批名单的村。本次烧番塔活动,也是松塘村成为国家级旅游重点村后首场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文翰樵山最岭南,而西樵山下的松塘村无疑是“最岭南”之中的明珠:近年来,该村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最美村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如今,再增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既是对该村保护活化风俗的肯定,也是对西樵镇文旅产业发展的肯定。

撰文:卢浩能张嘉宜

◎“云”上的民俗

超85万人次线上共赏烧番塔

在今年的“双节”黄金周中,南海西樵松塘村一年一度传统民俗活动中秋夜烧番塔亦如期而至。今年烧番塔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广大市民在中秋团圆之夜在“云端”上共赏民俗盛事。数据显示,超85万人次在线观看了本次活动。

烧番塔又名烧花塔、烧瓦塔、烧瓦子灯,是南方地区一项古老的中秋活动。有学者根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整理发现,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都有流传。在流传下来的《广州竹枝词》系列中,就有诗句记载了烧番塔活动:“维艇先登得月楼,管弦如市闹中秋。儿童一夜烧番塔,明日旗灯尚未收。”

今年的番塔从下午两时半到六时塔建完成,一共出动了30人,用了3500块红砖,高5.7米。番塔中间镂空,上小下大呈锥形。垒塔时,从下往上每一层都要向内部收缩一圈,最上层顶端仅留一孔,火苗上蹿也因而更为迅猛。

入夜后,村民们合力把稻草、木糠送进塔底,让其充分燃烧,熊熊火焰便从塔底蹿升,于塔顶喷薄而出,犹如火龙般由塔内直冲上天,火星子漫天飞扬,村民还不时用竹竿从塔底方形口中起劲挑拨,每挑拨一次,星焰即腾飞一次……

“烧番塔代表着一种中秋的意义,成为每一年的习惯。”松塘村民区邦锐仍然清晰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自己在大人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烧番塔的魅力。“以前全村有四五座番塔,月池这座是最大的,在村内其他角落会有比较小的番塔。我们那时不知道什么意义,但看着火光升起就感到很开心。”

在区邦锐看来,烧番塔代表着秋天,代表着丰收的味道,也代表着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的家乡之情。从松塘村长老区子广的角度来看,烧番塔寓意着人们追求红红火火、风调雨顺、色彩斑斓、和谐并进的生活及期望步步高升的心愿。

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松塘村烧番塔的魅力也从一村一镇的范围,扩散至大江南北。除了今年的烧番塔直播外,此前这项传统民俗也多次在国内各大电视、互联网平台上亮相。2018年,松塘村烧番塔就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2018《传奇中国节·中秋》大型现场纪实节目,这项传统民俗得以在央视镜头的见证下超越了地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热爱与参与

古村活化的经典样本

从甘肃的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捧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牌匾,让西樵镇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陆祖桥倍感兴奋。“这张"国字号"名片,是进一步推动西樵镇上金瓯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好机会。”他表示。

实际上,松塘村的振兴之路可谓是一条“内美修能”的发展道路,对周边乡村活化、振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据介绍,松塘村自南宋开村有800多年历史,因村中有数棵古松和连片数十亩水塘而得名。村中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熠熠生辉。据考证,仅明清时期松塘村就出了二十几名进士和举人,其中区大原、区大典等四人入翰林院,让松塘村也有“翰林村”的美誉。

除了名人辈出,松塘村的传统民俗也多有保留,如正月初四“出色”巡游、六月廿四关帝诞、八月十五烧番塔以及孔子诞等民俗活动。但光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松塘村充其量只是一块璞玉。如何花心思巧加雕琢,才是让其在成为文旅名村的关键。

在这里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松塘村民对家乡的热爱。这种热爱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来源。2009年,松塘村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时,全体村民进行了一次公投。1341名18岁以上的村民,除88位因工作原因没参与投票外,其余1253名村民全部签名赞成,为松塘古村的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同时,该村还出台了《西樵镇松塘村村规民约》,在古村的历史遗产、文物古迹、宗祠祠堂、古井古巷、名人故居、民房改建、古村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这一文件获得了全村98%村民赞成率通过。

此外,陆祖桥介绍,村中的几位退休教师还自发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自费收集编撰史料,如开村以来的古楹联、古诗词、风俗习惯、人文轶事等。2010年起,松塘村民自发捐资,成立“松塘翰林文化基金”,用于松塘村的文化活动和环境的修复。

借助这一基金,松塘村重修孔圣庙、建翰林门、立功名台,用村民捐献的古石板,铺砌几千平方米的翰林明堂。不少离乡别井的村民回乡修复祖业,更有村民为疏通入村道路,主动捐拆阻道房屋。古村的文脉,在当代的松塘人得到了传承。

◎品牌的彰显

融入“大西樵山”文旅圈激发新活力

说松塘村成为“样本”与“代表”,不仅在于当地村民的自觉参与活化保育本乡本土,也在于村民与各级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

例如,自2010年起,西樵镇先后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旅游开发规划、名村建设规划等,以科学规划引导,在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生态保护、古迹修缮、文化整合等方面,稳步推进松塘村古村活化升级工作。2011年西樵成立了“上金瓯松塘村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发展,松塘村的基础设施升级、生态环境建设、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都得到妥善进行。古村历史文化风貌得以恢复,古村翰林文化的浓郁氛围也营造出来。

与此同时,西樵镇积极推动松塘村融入“大西樵山”旅游圈,带动松塘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松塘村打造成为全国特色旅游名村。

首先是对该村的传统民俗活动的活化。近年,松塘村恢复举办正月初四“出色”巡游、六月廿四关帝诞、八月十五烧番塔、10月1日至3日翰林文化系列活动等。每年3月至7月的松塘村“翰林游”开笔礼和国庆假期的翰林文化系列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参观体验,让松塘村成为“网红打卡地”。

其次是升级该村的文旅体验。西樵积极引入“积厚堂民宿”“福厚博物馆”“茶缘轩”等文化旅游项目,发展与健康休闲相配套的绿色产业。同时,开发古村游旅游线路,将松塘古村游融入西樵山旅游圈,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使松塘村乡土民俗文化旅游成为樵山文化旅游圈的一大亮点。

品牌塑造则是松塘村进一步确立文旅名村的重要途径。除了烧番塔登上央视2018《传奇中国节·中秋》大型现场纪实节目外,松塘村还是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松塘村——明理养德》的主角;2019年定向世界杯决赛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在松塘村举行,30多个国家300多名外国选手参加盛会。丰富立体且多样化的宣传推广,让松塘村的文旅品牌擦得更亮。

当前,西樵镇正在积极抢占新兴文旅市场。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提出,要扩展文旅产业链,深化“文化+旅游+体育+会展+演艺+乡村振兴+生态公园”融合发展模式,高标准构建全域文旅产业大格局。而作为西樵全域文旅大格局里的“明珠”,松塘村“翰林文化”的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擦亮,“最岭南”的品牌想象正不断拓展。

新闻推荐

万亩湿地美 翩翩鹭鸟飞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新胜地

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绿树婆娑、水清岸绿。/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张菲菲摄扫一扫看视频位于南海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西樵松塘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双节”黄金周凸显文旅活力 历史文化名村打开“最岭南”的品牌想象)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