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燕燕和梁凤敏正在为住户登记信息。
扫码观看普查视频。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陈嘉懿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员,这是我的证件。今天我们要入户登记,感谢您的配合。”
11月10日下午3时许,身穿橙色马甲、佩戴普查员证件的高明区荷城街道竹园社区人口普查员焦燕燕和梁凤敏走进扶丽新村小区。这段“自我介绍”,自10月11日以来,她们重复了无数遍。为了能找到住户,她们利用下班时间上门采集信息,20多天来,她们每晚都要加班到11时多,每人至少日行一万多步。
一天爬上百层楼
11月10日下午3时,在办公室整理完资料后,焦燕燕、梁凤敏便背着包走出了居委会。从早上8时开始,她们就一直上门进行人口普查,直到中午12时左右。
扶丽新村多是出租房,许多居民都是老人或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和焦燕燕、梁凤敏平时就认识。此前,居委会已经做了很多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住户们都知道。
“妹妹,麻烦你把身份证拿出来。”在扶丽新村某住户家门口,梁凤敏开始对照该住户的身份证,在登记表上填写资料,一旁的焦燕燕则在电子设备上录入该住户的身份信息。经过十几分钟的询问和登记,普查工作才完成。
竹园社区大部分住户的楼层都没有电梯,焦燕燕和梁凤敏每天需入户普查20家左右,但许多住户白天都不在家,而一户住户,可能需要普查员上下爬楼梯两到三次,甚至五到六次。“一天下来,可能要爬上百层楼才能完成任务。”
晚上6时半至9时是人口普查的黄金时期,为了多跑几户居民,焦燕燕和梁凤敏每天晚饭时总是匆匆吃上几口,便丢下饭碗出门。“白天跑一栋楼可能只能完成几户,剩下的就要等晚上再去碰运气,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焦燕燕说。
蹲点多日寻住户
为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焦燕燕和梁凤敏还会趁周末住户在家时,逐户入户走访,摸清每个区域住房的数量和具体位置,了解户内人员的情况。对于普查工作,绝大部分居民都能理解和配合。不少居民还提前准备好证件,等普查员上门。但多次上门、多次电话找住户的经历,焦燕燕和梁凤敏也遇到过。
“有一户房屋租给了一对夫妻,但这对夫妻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家。”为此,焦燕燕要了该户妻子的微信,发送了四五次加好友请求,对方通过后,却把焦燕燕拉黑了。焦燕燕和梁凤敏只好又跑到该住户楼下,要来了住户的电话,多次打电话、发短信,对方还是没回复,“我和凤敏连续10几天都来到这个住户的楼下等待,等了十几天,才遇见了她的丈夫,这才联系上。”焦燕燕说。
据悉,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竹园社区亦以“摸清民情、掌握社情”为宗旨,力争按时保量、扎实有序完成工作任务,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高明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此次全国人口普查,该区共组织了1776名普查员,深入辖区普查人口信息。截至12日下午5时,高明区人口普查正式登记上报人数进度已达88.56%。
新闻推荐
高明首个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中心投用避免重复询问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
佛山日报讯记者冯慧雯报道:记者昨日获悉,高明区首个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由高明区人民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