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文创古镇创意良仓,灯光璀璨。/白坭镇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
通讯员梁宇聪
2020年乘风破浪,2021年续写不凡。
1月29日至30日,三水区白坭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白坭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湾区智造特色镇、广佛节点魅力城、城乡融合新样本。
“五大计划”是白坭今年落实推动实现以上“三大目标”的工作纲领。白坭将通过大力实施产业跃级计划、城市蝶变计划、乡村富美计划、社会善治计划、党建铸心计划,提质扩面增内涵,打造居者自豪、闻者向往、来者依恋的魅力小城。
以智造为特色塑造新经济格局
在白坭镇南部,AutoSpace智车港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预计今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去年,该项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提前8个月动工。
AutoSpace智车港项目所在的聚龙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和中国(三水)国际水都基地南园,这一南一北两个园区是白坭实施产业跃级计划的两个重要产业载体。今年,白坭坚持产业强镇战略,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实施梧桐培育行动、种子培育行动、凤凰涅槃行动、三产突破行动,打造湾区智造特色镇。
“在全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打造白坭经济发展新路径,必须做好载体建设,大招商、招大商,以智造为特色和方向,做强增量经济。”白坭镇党委书记何海虹说,白坭目前的GDP支撑还是以陶瓷、传统机械装备等产业为主,也必须借创新、智造进行转型升级。只有增量优质、存量提质,白坭产业结构才能真正达到湾区智造特色镇的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白坭经济发展逆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率先扭负为正,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引进屈臣氏、泰山啤酒、强流明智能制造等项目40个,投资总额72.2亿元,包括4个投资额超10亿元或世界500强项目。聚龙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已累计招商引资40多亿元。
今年,白坭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创新资源外溢机遇,聚焦先进产能建链补链强链,力争全年引入超10亿元或超1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3个,签约投资额超70亿元,为三水加快培育超3000亿元装备制造、超1000亿元食品饮料贡献白坭力量。
坚持强中心推动城市蝶变再升级
2020年,何海虹敏锐地意识到,白坭还缺乏一个强中心。过去一年,白坭坚持规划引领,聚焦品质提升,增强城市能级,强中心打造成效初显。
三水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一主三副”城市布局,做强城市副中心,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其中,白坭要促进“魅力白坭”蝶变再升级。
作为三水南部副中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面对新一轮大交通发展机遇,白坭今后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承接周边先发城市的优质资源、企业、人才聚集、落户?对此,何海虹认为,既要补齐教育、医疗、商业体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做到“人有我有”,也要错位发展、彰显文化特色,实现“人无我有”。
白坭的城市蝶变计划,是大力推进“强中心”战略,把握季华路西延、佛山发展要素西进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小镇精致度和区域美誉度,打造城市三水南部门户,建设广佛节点魅力城。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把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作为白坭引产聚人的重中之重,加快完善高品质、高品位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力促旧城区“三旧”改造项目、东部现代产业社区城市综合体动工;大力推动教育医疗领域功能品质提档升级,规划选址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力促东部现代产业社区幼儿园建成开学;完成白坭镇人民医院二期建设,打造三水区南部医疗中心。
解决了必需性问题后,要更上一层楼,还需塑造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借着文创古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白坭魅力得到了全面呈现。下一步,白坭将通过“漆彩耀西江”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完善高品质文化供给、擦亮城市文化IP,全面提升辨识度和美誉度。
城乡深度融合打造富美新样本
“我们希望把白坭建设成为一个居者自豪、闻者向往、来者依恋的魅力小城。人们在这里为生活打拼的同时,也可以在田园牧歌、千年文化中享受诗和远方。”何海虹说。
在乡村这一端,近两三年白坭全力推动以文创古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不仅引爆乡村游热潮,还备受全国瞩目。累计接待国内、省内政务参观考察团超600批次,接待人数超10万人次;文创古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富景社区获评“2020年度全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
何海虹表示,长远的城乡融合发展是新的起点,白坭要乘势而上,紧紧围绕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两项品牌工作,实施乡村富美计划。
今年,白坭将深化打造以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全力推动“试点美”向“全域美”拓展,打造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的、具有示范带动的城乡融合新样本。
在特色小镇提质增内涵上,加大投入继续打造西江院子1511特色街区、聚贤楼、漆艺工坊、邓氏书院、千年古窦、特色民宿等精品项目,进一步完善小镇功能配套;加强文创古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运营,真正让文创古镇动起来、活起来、旺起来。
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围绕“一环两廊十片”全域振兴规划,一方面通过完善系列工作机制,提高村(居)、村民小组干部、村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另一方面,推动条件成熟、主动求变的村民小组引入社会资本,带动农业现代化,做强做活农村经济,推动由“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升级,真正实现乡村既富又美,建设一批富美乡村示范村。
起而行之,接续奋斗。西江边的岭南古镇,将书写新一轮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发展新篇章。
新闻推荐
文/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昨日春运正式开始。连日来,记者从三水区相关医疗机构了解到,自1月21日起多所医院的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