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瞭望
全国首个!佛山高速公路“车道机器人”替代“收费员”试点成功!佛山高速与招商华软信息有限公司日前签署佛山高速收费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入推进车道机器人替代人工收费的研发与推广,争取把佛山高速打造为智慧交通创新高地。
没在佛江北高速的西龙收费站出入过,对车道机器人没有亲身体验,但仅凭想象就对它的效率有信心——ETC车辆可以直冲而过,而对非ETC车辆,无论是高速通行卡的识别,还是非现金支付,都要比人工操作快且准,效率自然有保障。据悉,在车道机器人道上的平均通行时间比传统人工操作节省2-3秒。小数怕长计,每辆车节省2-3秒,100辆车就能省下5分钟时间。
车道机器人虽然比人工更智能,毕竟还是需要驾驶者停车进行各种操作,还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遇上出行高峰,该堵的还是得堵,因此改善意义不算太大。由车道机器人说开去,高速公路收费还可以再智能一些,速度还有进一步挖潜的空间。时下,不要说大城市,就算县城、乡镇甚至是农村,停车场都在应用车牌自动识别技术,某辆车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离场,停了多长时间、要交多少钱,一一在屏幕上显示,车主扫码支付,车场抬杆放行,岗亭根本不需要有人值守、收费。这说明,这套技术已相当成熟,门槛也相当低,为什么高速公路收费不可以使用呢?
有人说,高速公路不用车牌识别技术是担心套牌现象,从而导致“李鬼”跑高速、“李逵”埋单。这个理由在过去是否成立我不知道,至少在今天是不太站得住脚的。就目前的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水平,识别套牌车并非难事。就在日前,据本埠媒体报道,广州推出全国首个交通视频智能化综合分析平台——“交通慧眼”,该平台应用人工智能视频识别技术,实现精准识别套牌车辆。这说明,精准识别套牌车技术已开始应用。
退一步说,就算目前技术不成熟,或大规模推进有困难,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语境下,也要与时俱进,考虑不断提高高速公路收费的智能化水平,让高速公路通行更畅顺一些。毕竟,绝大多数车主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绝对不会开套牌车。制定公共政策时要看大多数、看基本盘,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因为自身的某些原因,弃先进技术不用而抱残守缺。
◎连海平 媒体人
新闻推荐
陶花盛开满芬芳迎春直播年味浓30件花器年花作品公益直播为春节献礼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魏华(左)在介绍展出的“陶花”作品。作品《陶花盛开》,花器作者赵淋,插花作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