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梅正在练习太极拳。
林伟强带领学员打太极拳。
马春梅正在传授学员太极拳招式。
佛山市华南陈氏太极拳馆高明馆内,学员正在打太极拳。
高明逐渐有年轻学员学习太极拳。
文/佛山日报记者谢文骏
图/受访者提供
早晨,春风吹拂,荷城公园的大树底下,一些市民正在练习太极拳。略显宽大的衣袍在舒展的动作中随风而动,他们身姿矫健,左右手招式频繁变换,刚柔并济。四周人来人往,但是这群练太极的人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一招一式之间,独特的韵味在变换的招式中渐渐显现。
如今,随着市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太极爱好者群体日益壮大。高明曾于2018年承办过第七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在赛事的影响下,高明市民修习太极拳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一些成年人会带上孩子一同学习太极拳,一些青壮年也在学、练、悟的过程中感受藏在太极拳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修养身心锤炼品性
每日上午7时许,年过七旬的汪辉和友人吃完早餐后,便会步行前往离家不远的荷城广场练习太极拳。刚到广场,他习惯先绕广场慢行,调整自身的呼吸,让身体适应运动的状态。部分市民已经早早来到树底下练习太极拳,他们垂臂直立、气沉丹田、凝聚精气神,为后面的招式做好准备。
汪辉所学的太极拳属于杨氏太极拳,招式为简化版,一招一式都是他向友人学来的。登山碰到一些正在练拳的师傅时,他便会驻足观察,随后上前请教一番。汪辉学太极拳时,一个动作可以钻研一年,直至将每个细节调整准确。
“退休之后没什么事情做,身体机能也在逐渐下降。”汪辉说,练习太极拳后,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也提高了很多。在练习过程中,汪辉还积极感受身边万物,心态也变年轻了。
如今,在高明一些拳馆中,像汪辉一样通过学太极拳锻炼身体的老人很多。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马春梅认为,一些老年疾病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而长期坚持练太极拳,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及平衡力,对人的身体素质会有明显的改善。太极是一种有氧健身方式,练习太极拳可以调整身体状态,如增强下肢稳定力、防止摔倒受伤等,对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佛山市太极拳协会理事、高明龙狮武术协会副会长林伟强长期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教企业员工打太极拳,因为工作繁重,企业不少员工都患有肩周炎,练习太极拳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手臂伸展自如。
林伟强说,现代人长期在办公室静坐,缺乏运动,气血运行容易阻滞。练习太极拳可以令人体气血趋于旺盛,增强免疫系统防御能力。不过,林伟强认为,学习太极最好能找到名师引路,避免因练习方式不科学出现腿部、膝关节疼痛等问题。此外,打太极拳时往往需要见招拆招、寻找弱点,因此可以锻炼耐性,让自己应对外界变动时更加沉稳。
反复练习学思践悟
马春梅老家在湖南,自小学起就是一名体育特长生,擅长跳高、跳远。初一时,马春梅偶然看见教练正在打太极拳,因喜欢招式便开始跟随教练学习。不过,当时马春梅只是学习了表面招式。
马春梅下岗后,便重拾对太极拳的热情,只身前往陈家沟太极拳馆学拳。当了几年普通学员后,马春梅将以前练熟的招式逐一重新解析。由于她进步神速,曾多次被前辈夸赞天赋好。在陈家沟内部举办的太极拳比拼中,马春梅曾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后来,天资聪颖的她被师傅看中,经过正式的拜师礼,马春梅被收入陈家沟门下,成为第十三代传承人,至今一直开馆教学,传播太极文化。
马春梅学拳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学时肢体招式练了一年多,待招式练熟后,她开始专注于捏拳架,确保拳架端正;第二阶段主要练形、精、气、神,将气运于形中,再将招式缓缓推出,从以身运气过渡到以气运身;第三阶段再将精、气、神融为一体,一招一式了然于胸。
为突破自我,她四处寻访名馆教练,向太极拳高手讨教。经过点拨,马春梅还专门练习弹抖劲,光模仿练不出真正的弹抖劲,马春梅是在学习太极拳整整10年,把一招一式磨至贯通顺畅后才开始通过感悟练出自然的弹抖劲。期间,她多次转回普通招式中感受观察,慢慢调整。
与马春梅不同的是,林伟强学太极拳更注重领悟。“学太极拳的人往往容易变通,只有如此方能在防守中找到制胜之道。”他认为,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个人在拳法上的成就往往离不开一个悟字,学太极拳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在施展招式的过程中,练习者要不断变通,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积极寻找对手的弱点,以守待攻、以退为进,达到四两拨千斤、以弱胜强的效果。
刚柔并济老少皆宜
高明曾于2018年承办过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令市民对太极拳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但太极拳在高明的推广,仍面临着困境。
在林伟强创办的佛山市华南陈氏太极拳馆高明馆内,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较少见。同样,在马春梅创办的顺盈陈氏太极拳馆内,中老年人群体也是学员的主要构成。在高明,30岁以下的太极拳学员比较少,但一些大城市内建有不少青年太极拳馆,有很多青年、儿童学习太极拳。
林伟强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国家重点推广不用刚劲的杨氏太极拳,尤其是简化版的24式太极拳。该拳法是根据陈氏太极拳修改后流传下来的,删去了一些蹿蹦跳跃、刚劲有力的动作,整体变得更柔和,适合老年人强身健体。在潜移默化间,很多家长认为,太极拳就是一种偏柔弱的拳法,反而更喜欢让孩子学习更刚劲有力的跆拳道。
如今,社会上比较受认可的太极拳法有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等。其中,陈氏太极拳刚柔并济,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现在,在佛山市华南陈氏太极拳馆高明馆内传授的招式以跳跃为主,适合青壮年练习。因此太极拳并非老年人的专属,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可以学习。让孩子学习太极拳,可以从小养成灵活变通的处事思维,更懂得包容他人。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明拥有承办高规格赛事的高明体育中心,目前明城镇东洲鹿鸣体育小镇建设也正加快推进。
未来,高明打太极拳的氛围将越来越浓厚。对于太极拳的发展,林伟强充满信心。
为进一步推广太极拳文化,区内太极拳馆均积极组织学员参加省内外的武术比赛,让学员通过观摩他人的拳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可以展示个人的修学成果。此外,高明区太极拳协会也经常举办一些太极拳展示活动,吸引市民学习太极招式,感受太极文化氛围。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比较注重健康文化,有举办运动会的习惯,也会长期邀请拳馆教练进企业讲课,高明总工会、荷城街道办也曾聘请马春梅为职工讲授太极拳招式。马春梅说,太极拳人人都可以参与,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希望更多市民能积极参与,在学习太极拳中收获健康。
新闻推荐
李氏大宗祠正门。李氏大宗祠门口的砖雕。文/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图/佛山日报记者洪海在高明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