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孙景锋李欣)南海区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迎来重要宣传平台。4月8日,南方+“省城乡实验区”频道举行了上线仪式。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移动端宣传信息中枢,接下来,“省城乡实验区”频道将聚焦“南海地治改革”,集纳主流媒体宣传成果,提炼南海改革经验,强化实验区的经验输出和品牌效应,传播南海改革好声音。
掀起城乡融合宣传攻势
2019年7月,广东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今年是南海区作为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方案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实验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为走出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南海区提出以“南海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下称“南海地治改革”)为总揽,统筹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相关宣传工作,为新时代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南海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丁坚表示,“地治改革”是南海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海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进行连片整合,推动产业、城乡连片发展,形成了桂城爱车小镇、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西樵五八科创园等一批鲜活案例。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曹轲认为,“南海地治改革”是对地理空间的全域改造,是对国土、城乡、产业、生活和生态空间的重塑再造,是一项系统性、集成性改革,以此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宣传突破口,更易于塑造南海改革品牌形象。
南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一年各项改革全面铺开、两年取得重要突破、三年形成系统性改革成果”的发展目标,南海区将深入挖掘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释放和放大“地治改革”效应,打造和推广“地治改革”品牌,形成新时代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南海样本、南海示范。
接下来,南海区将从三个维度,掀起新一轮宣传攻势。围绕南海国土空间的综合治理改造,对南海城乡融合10大示范片区、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5个万亩连片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及南海“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新蓝图等进行深入挖掘。
此外,“南海地治改革”将关注南海国土空间改造背后的治理创新和制度改革,围绕“地治改革”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一系列开拓性治理方法、各种配套的制度革新举措,以及由此形成的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挖掘宣传。
最后,“南海地治改革”还将关注南海地方治理的综合改革和集成创新,重点挖掘改革带来的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城乡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城乡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金融等公共服务协同一体。
打造实验区信息中枢
为了更好推进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对“南海地治改革”等改革攻坚做出高品质宣传,南海区委改革办和南方日报在南方+客户端上共建了“省城乡实验区”频道,4月8日正式上线。
该频道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移动端宣传信息中枢,将发挥南方日报、南方+的高品质宣传能力,为实验区建设和南海地治改革创新提供多元宣传服务;另一方面将发挥信息中枢作用,集纳主流媒体多种形式的宣传成果,打通移动端和PC端的信息互通,强化实验区的经验输出和品牌效应。
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副主任、佛山新闻部主任林焕辉表示,在南方+300多个频道中,“省城乡实验区”是首个以改革名义命名的频道,这体现了南海区的首创精神。接下来,“省城乡实验区”将围绕“南海地治改革”,梳理南海土地改革脉络,提炼南海改革品牌。
此外,“省城乡实验区”频道将通过集合各级媒体资源,为有思想的媒体、学者提供关联集中平台,共同为南海改革发声。作为南方日报深耕南海的重要平台,“省城乡实验区”频道还将与南海共同成长,把南海的改革故事讲得更好、更响。
南海区委副书记伍志强表示,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城市、乡村、产业园区等方方面面,要解开土地碎片化的困局,需要以国土空间再造作为改革核心,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勇于创新突破,同时也要平衡好各方利益,做好宣传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改革涉及到群众利益,只有把改革讲透,获得群众的认可,才能顺利推进。”伍志强表示,希望通过讲好南海改革故事,把改革工作推向纵深,形成一批可供复制的经验。
■声音
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社委、采访部主任刘泰山:推动城乡融合从实验区迈向示范区
南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接下来需要厘清“地治改革”的概念和内涵。南海的土地改革延续了很多年,城乡融合实际上也是这种改革的延续,城乡融合需要以土地为纽带。地治改革的概念比村改、城改、工改更有包容度,做好了有望从实验区上升到为国家级示范区。下一步,南海推动城乡融合要以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和落脚点,通过五个再造,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站长程云:地治改革对其他地区具有示范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发展起步早,也带来了土地利用碎片化等问题。2019年南海作为实验区,推进城乡融合相关工作走在广东前面。南海以地治改革入手推进城乡融合,其核心在于如何对土地的高质量利用,通过整治、空间腾挪赋能城市和产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南海涌现出很多好的案例,这些经验做法对于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发展也将起到示范效应。
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员龙建刚:五个再造具有全国复制价值
今年7月,是南海区获批成为实验区两周年,南海要推进“地治改革”,就要打造成为村改的升级版,通过空间格局、产业集群、生态环境、基层治理和政府服务的五个再造,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如何通过空间重构释放土地能量,是国内多个市、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南海做好了,在全国更有复制性。此外,五个再造也是南海参与广佛极点建设,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南海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副主任赵进:为土地赋能充分激发生产力
南海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土地变革史。“地治改革”贯穿了南海发展的全程,南海也创造出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引领示范性的样本经验。其中的关键,就是为土地松绑,并为土地赋能,极大激发生产力,有效促进要素流通。南海要通过实验区建设,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承担这样的任务,南海担子很重,上级期待很高,但相信南海不会让人失望。
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时政工作室主任赵越:以省实验区建设为佛山谋动能谋突破
迈进“十四五”,城市竞争日益激烈。今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目前佛山市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够高,新动能成长不够快等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与城乡环境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紧密关系。作为佛山重要的经济引擎,南海建设省城乡融合实验区,一方面将为广东全省探路,另一方面也将为佛山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提供动能。
实验区建设的成就,决定着南海的未来,也决定着佛山能否突破现有城市能级,达到新的高度。站在这样的角度上看,南海区无论多么重视实验区建设工作都不为过。
佛山日报社评论理论部主任、资深评论员郑梓锐:以地改推动城市更新产业融合
当前,南海正力推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这对于南海、佛山来说都是让人十分振奋的事情。发展到如今,很多城市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做好空间重塑,就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整体城市空间优化、形象升级,对产业集聚、人才吸引力不足等是一直困扰佛山的问题。如今,南海将以地治改革推动城市更新、产业融合,相信能让人们见识到南海创新的魄力。
珠江时报编委李清平:以制度变革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回望改革开放的历史,南海政府坚持服务型导向,经过多年的沉淀才奠定了如今的发展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南海也面临着系列发展瓶颈,包括土地资源如何高效利用。时至今日,南海正大力建设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并致力通过南海地改,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核心将以制度变革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释放土地效率和力量。南海地改抓到了点上,也将更进一步带动区域生态优化,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曾伟煊:抱团发展 以技术之变求创新与突破
华昌铝业建成有国内行业第一座自动化仓储式立体仓库。企业供图作为佛山市南海区隐形冠军企业之一,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