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保利壹号公馆楼下垃圾分类趣味游戏摊位上,居民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换生活用品。/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崔艺文通讯员谭敏冰
昨日,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在南海桂城举行,与会人员参观了保利壹号公馆和南海区税务局生活垃圾分类做法,座谈分享南海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成效,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获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基地授牌。
近年来,南海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动员,促进全民自觉行动,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南海1326个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今年是南海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南海围绕“达标创建”“示范创建”“标杆创建”三大目标,发布“全民分类绿动南海”品牌战略,大力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打造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
以点带面引领全民自觉参与
垃圾分类投放文明习惯的养成,从桂城保利壹号公馆小区的“楼道撤桶”“厨房设桶”实践可见一斑。
保利壹号公馆小区位于桂城千灯湖中心,小区共有4栋楼约620户居民。2019年10月,小区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从宣传动员、楼道撤桶到家中增设厨余垃圾桶,历时近一年。目前,该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高达100%,参与率90%,准确率75%,减量率35%,成为南海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保利壹号公馆项目经理夏倩倩介绍,小区先组织志愿者、楼组长进行分类知识培训,并引入第三方企业,再由他们上门宣传,发放意见征询表,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分类意愿,在小区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美化环境的同时营造出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居民都十分配合。
顺应民心的设计让垃圾分类工作事半功倍。小区楼下的智能回收箱+生鲜柜深受居民喜爱,在这里居民可以通过投放可回收物换取积分,兑换生鲜、饮料等物品,有效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宣传“变废为宝”、资源再生的理念。
目前,南海在28个村(居)和20个居住小区高标准推行垃圾分类,在农村已经初步形成“2+4+N”的分类投放模式,1326个公共机构通过“七步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全覆盖。
“局内各部门哪些做得好、哪些有待改进,一目了然。”南海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铭星指着该局的垃圾分类“红黑榜”说。记者现场看到,每个办公室都放置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垃圾桶和独立的厨余垃圾桶,每个楼层的茶水间配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针对每日人流量最大的饭堂,在餐具收集处设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固定收集点。保洁员将垃圾分类收集存放于四类垃圾的暂存点,最后由专业公司收运处理。全局上下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处理链条严谨清晰,被评为南海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标杆示范。
后端支撑南海先行一步有底气
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中端运输和后端处理是关键环节。
早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前,南海已率先建设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产业园专门处理南海生活垃圾、污泥、餐厨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目前,已建成包括日转运生活垃圾4900吨压缩转运系统(11座垃圾转运站)、日处理生活垃圾45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污泥450吨的污泥干化处理厂、日处理3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年处置工业危险废物9.15万吨的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项目,是国内首个真正实现100%协同化处理的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
产业园调度中心的大屏上显示着每一辆垃圾转运车的实时动态,作业车辆情况一目了然。南海生活垃圾清运及压缩中转系统,有效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处理”,让垃圾收转运安全高效。被誉为“滴滴打车”式的餐厨收运系统,可根据垃圾量、收集点的需求、路况等,自动规划收运路线,实现对餐厨垃圾“收集端-运输端-接收处理端”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产业园内还建有环保科普馆,首创了环保舞台剧《拯救地球》,平均每周开展5场环保知识科普活动。截至去年12月底,园区接待超10万人次,成立了一支超400人的南海绿电环保义工队,为各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2020年,佛山市志愿者学院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学院在园区建立,为来访市民提供形式丰富的生活处理知识科普和分类志愿者培训服务。同年,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广东省科普小镇。
在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的座谈会上,佛山市城管局局长林国荣为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颁发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牌匾。
系统推进推动形成垃圾分类南海经验
今年2月,在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与会人大代表评选2021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推进垃圾分类”位列其中。
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举手之劳,而是一个科学体系,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冼留胜在介绍南海经验时,重点提到“一把手责任制”。一个月前,南海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南海区相关部门及七个镇(街道)主要领导与南海区委、区政府签署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通过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强化协调配合、资金保障、宣传引导和督查考核。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南海非常重视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联动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协会等组织,构建广泛的社会动员体,以“全民分类绿动南海”为宣传品牌战略,重点发动党员干部、学校师生、环保义工、巾帼妇女、志愿者五类人群,推进“五进活动”,广泛开展宣传,形成全社会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自觉。
今年3月,南海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全覆盖,实现“提质扩面”变革,建成“城乡一体”“全程处理”两大生态体系。
冼留胜表示,接下来南海将围绕建设佛山市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以统一规划、系统推进为支点,以精品示范、条块结合为引擎,以长效督导、广泛动员为保障,推动垃圾分类形成“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因地制宜、城乡一体、全民参与”的“五位一体”协同工作格局,通过先行示范、提质扩面、全域推进,大力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新闻推荐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海狮山率先发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狮山镇高质量发展指标研究与评价体系思维导图。闵锐制图南方日报讯(记者/王谦赵进)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广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