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
6月气温逐渐攀升,又遇雨季,潮湿闷热。此时各种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容易引起各类夏季传染病。三水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需重点提防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特别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做好健康防护,以平常心备战。
注意:即将进入登革热高发季
入夏后,天气温热潮湿,“蚊情”开始汹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蚊子的增多,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高发季也到来了。据了解,广东省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病例高峰期为8~10月。
根据广东省发布的2021年4月下半月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状态监测显示,佛山市共121个监测点,控制传播风险率为44.64%,低密度状态监测点66个,百分比为54.55%,中密度状态监测点1个,百分比为0.83%。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即蚊子叮咬了登革热病人后,再去叮咬其他人群,就会传播登革热病毒。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一般2~5天发病,最长可达15天。症状主要有突发高热、乏力、皮肤潮红、头痛以及剧烈的关节疼痛,大多数患者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但是少数登革热病人会出现严重出血或死亡。
目前,治疗登革热无特效药,只能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出血严重时要输血,用止血药。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应对:清除积水防蚊灭蚊
近年来,全球登革热疫情仍处于活跃期。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灭蚊、清除蚊虫滋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做好健康防护,以平常心备战。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日常防控要及时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清理干净。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休息时应做好防蚊措施,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也要注意采取防蚊措施,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身体裸露部位要涂上防蚊水、花露水等防蚊产品,防止蚊虫叮咬。
一旦有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
六七月份是考试季,学校方面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认真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关注学生是否有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一旦发现,立刻采取全面消毒、隔离等措施。同时,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确保学校无积水,无卫生死角,在厕所寝室蚊虫多发地喷除蚊剂、加大灭蚊力度,不给蚊虫生存的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还要定期对师生开展预防登革热的健康教育,上一堂健康教育课,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将知识带回家,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
新闻推荐
这一抱,等了27年!三水8个月大男童被盗走,多地警方联手助一家团圆
何先生全家向民警赠送锦旗。/通讯员供图义女士紧紧抱住小志,这是一个迟来27年的拥抱。/通讯员供图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