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夏小荔通讯员/佛河宣)日前,佛山市发布《佛山市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0年度我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五区“年考”成绩均超过90分,等次为良好以上,其中顺德区、禅城区分列第一、第二名,等次为优秀,获得通报表扬;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考核等次为良好。
据了解,2020年佛山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12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3.3%,8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205条城乡黑臭水体通过整治验收,广佛跨界流域水质得到明显优化。
2020年佛山市正式印发《佛山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按“1年快速启动,5年基本成型,10年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分三阶段推进1000公里碧道建设,到2025年建设完成;全市全面开展碧道建设工作,启动60公里三龙湾碧道和40公里东平河水轴线等精品碧道项目。2020年佛山完成碧道建设130.28公里,包括省要求的81.5公里碧道,其中顺德区完成了省级试点15公里、市级试点5公里。南海区依托“有为水道”打造全省首条历史文化名人碧道,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开展乡野碧道建设,打造市级乡野碧道标杆。
2020年,佛山各级河湖长通过巡河、调研、签发河长令等方式积极履职,充分发挥河长领治作用,落实河涌问题整改。全市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8.97万次,发现问题7873个,完成整改7736个。其中,禅城区采取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检查,严格河(湖)长制考核考评,自我加码对全区河涌湖泊开展考评工作。
据悉,该“年考”成绩将作为市监察机关、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市发改、财政等部门将考核结果作为水利、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优先考虑的重要参考依据。
佛山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河长办将发挥牵头抓总、督办考核作用,协调落实河长及相关部门履职,实现河长履职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推动河长由“有名”向“有实”“有能”“有效”转变,在黑臭河涌治理上发挥领治作用。同时还将紧盯2021年度建成220公里碧道目标,加快推动项目落地,特别要加快推进东平河水轴线和三龙湾碧道规划建设,确保碧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关于开展2021社保年度缴费工资申报工作的通告
按照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要求,现将2021社保年度(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缴费工资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申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