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红(右一)指导同事调试设备。/受访者供图
没有想象中的西装革履,说起话来也柔声和气。初见张永红,让人难以将这个穿着一身海洋蓝工服、带着一副老花眼镜的中年人与获得5项专利的研发达人联系起来。
从事减速机研发20年来,张永红完成了2个系列新产品平台开发,为公司增加销售额1.2亿元,解决了一批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为公司培养了40多名技术人员。但他说,如今最希望做的是为白坭培养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跑遍全国
找最合适的零件
走进星光公司三楼,张永红的办公室便在此处。尽管已经身兼技术总监、总工艺师、事业部总经理等要职,这位年过五旬的“老黄牛”依然和员工共处一室。“这样比较容易和大家交流。”张永红笑道。
1992年,张永红从江西南昌大学机械与制造专业毕业。毕业后,他先后在摩托车公司、汽车企业从事传动件研发工作。直到2012年,张永红来到星光公司。
刚来到星光公司,一块硬骨头就横在他的面前:当时星光公司设备工艺能力有限,配套环境也较差,热处理变形大,开发出的产品质量并不理想。设备有限,技术复杂,张永红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仅仅为了测试各种零件,张永红等人便进行上千次实验。他还带领研发团队四处调研,寻找最好的设备。北京、西安、杭州、上海……走南闯北、由西向东,有时候一个城市一呆就是半个月。除此之外,他还主动请教北京理工大学知名教授石照耀等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让张永红印象深刻的是,寻找零件的过程中,有生产商还曾打电话给张永红,“要是答应买我们的设备,给你回扣”。张永红当即一口回绝:“你要给我回扣,还不如给我好的零件和设备。达不到我们要求的设备,我们一律不要,因为我们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永红和他的团队终于找到制造减速机所需要的传动件。3年后,一款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好、噪音低、不漏油的减速机也被开发出来,受到了消费者们的喜爱。这款产品还给公司形成了7000万元的年产销规模。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精益求精。”张永红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对工作执着、专注、负责,关注细节,定好目标。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留下一丝的瑕疵。
鼓励团队
勇于改错敢于怀疑
“工作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度过的,只有热爱本职,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才会勤奋进取。”这不仅是张永红对自己的勉励,更是张永红对自己的要求。张永红将他对工作的热爱传递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把爱岗敬业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研发中心工程部主管蔡国梁是张永红带过的一名员工。谈起自己的师傅,蔡国梁总是赞不绝口。最让他佩服的,就是张永红对工作的认真和坚持。“在我心目中,张工是一名技术一流的技能专家,他做每一件事情都非常认真。”
蔡国梁说,就如下象棋一样,张永红不仅分析产品第一步的做法,还会分析第二步、第三步的做法,通过不断地分析,从而达到零失误。对于出现的错误,张永红也绝不姑息,而是直白地和所有人指出。
前不久,一名同事因为图纸上的螺栓的强度选错,被张永红发现了。尽管张永红严肃地批评了这名同事,但看到张永红指出的错误后,这名同事也心服口服。
“虽然张工在我们犯错的时候十分严厉,但是平时对人非常好。”蔡国梁说,张永红就像老大哥一样,平时和同事无话不说。大家都喜欢叫他“张工”而非“张总”。
让蔡国梁更加感动的是,为了锻炼他,每次张永红都把项目给他独自操作。张永红还鼓励他敢于怀疑,不要在公司中形成权威。在张永红的带动下,不少员工都成为研发部门的项目负责人。
“留在白坭五年多,感触最深的是这里开放的空间和兼容并包的文化。”张永红说,正是白坭开放的文化和空间,让他在这里得以更加顺利地发展,成为一名新白坭人。他想在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的同时,也努力把白坭的精神传达给更多同事,为白坭留下更多的人才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通讯员梁宇聪
古镇新贤小档案
姓名:张永红
单位:广东星光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事迹:担任公司技术总监、总工艺师、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几年内,组织完成2个系列新产品平台开发,增加公司销售额1.2亿元。荣获发明专利成果5项,解决了一批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荣获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2篇,开展政府委托研究开发项目2项,通过传帮带培养技术人员40多人。
新闻推荐
林权抵押无需再交权属证明材料 去年以来广东省已取消逾千项证明事项
南方日报讯(记者/骆骁骅)广东省又取消4项证明材料,群众办事将更方便!1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对林地保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