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国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大幅减少奖励数量的新形势下,广东共有45个项目(含专用项目4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为近年来最好成绩,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四,比2017年增长18.42%,广东获奖项目数占全国比例达到15.79%,创历史最高。
2018年度广东省45个获奖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技进步奖36项(含专用项目4项)。
其中,广东省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有9项,包括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牵头完成获奖项目数量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广东获得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均由广东省科学家牵头完成,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完成的“EMT-MET驱动的细胞命运决定”项目和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完成的“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这两项获奖项目均属于生物学领域,显示了广东省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进步。
广东省获得的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1项由广东牵头完成。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李小森研究员牵头完成的“深海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成果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其他6项由广东省参与完成的项目中,4项属于电子信息领域,反映广东省在该领域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广东省获得的36项(含专用项目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6项由广东省牵头完成。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吕劲松牵头完成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决方案研制与大规模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也是2018年度广东省唯一一个牵头完成的一等奖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吴波教授牵头完成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吴珍芳教授牵头完成的“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牵头完成的“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于云江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区域环境污染人群暴露风险防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锌清洁冶炼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等5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上项目不仅在各自项目所属科学领域取得技术创新与突破,且已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国家级荣誉越来越多,广东还要在科技综合实力打造上“放大招”!
2016年度,33项;2017年度,38项;2018年度,45项……
不断增加的获奖项目,说明了什么?在有料哥看来,国家级荣誉的背后体现了广东在科技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
这些年,广东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着力把创新落在发展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2017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首位,科技研发取得新进展,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就在2017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主持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拿下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了广东省牵头完成特等奖项目“零的突破”。
特别是广东企业和科研单位在省重大科技专项、激励政策、创新平台建设等举措的支持下,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而获奖单位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突破系列国外垄断技术,推动了广东逐步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迈进。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是反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创新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有料哥认为,2018年度广东省获奖数量再获佳绩,体现了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决策部署,也为今后广东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纵观2018年度来自广东的获奖项目,有料哥发现,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企业已成为创新主体。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决方案研制与大规模应用”项目,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吕劲松牵头完成,这也是广东唯一牵头完成的一等奖项目。
同样,高校是妥妥的科研成果孵化器。广东高校获奖的9项成果中,华南农业大学独揽2项,华南理工大学获得1项。
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波牵头完成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吴波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新思路,相比常规循环利用方法,该技术可降低废旧混凝土的破碎处理能耗40%-60%,节省水泥用量约30%。他介绍,目前团队正在抓紧研发第二代再生块体混凝土,希冀用再生砂石生产再生块体混凝土中的新混凝土,从而进一步提高废旧混凝土的综合利用率。
在科创道路上,广东可不会故步自封。广东省政府官网日前发布了广东省2019年“一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广东科创12条”),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等12项措施。
接下来,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还将陆续出台!广东“科创12条”可谓干货满满。
据南方+
新闻推荐
广东省去年高技术制造业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逾八成 今年将实施商务发展“五项行动计划”
2018年货物进出口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民营企业成为全省第一大贸易主体;外资对广东省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实现新提升,高技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