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海波)近日,省科协印发《广东省科技社团创新发展五年工作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以提升科技社团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服务意识,突出发展方向,增强科技社团综合实力。通过五年努力,进一步调动和激发科技社团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科技社团的学术建设能力、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切实提升学会的组织力、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切实发挥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治理创新重要协同力量的作用,为广东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贡献。
《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科技社团培育扶持手段和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全省科技社团发展能力,推进全省科技社团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广东科技社团“走在全国前列”。具体目标包括:培育5家全国一流的省级科技社团,20家全国高水平的省级科技社团,50家各具特色发展的省级科技社团;引进15场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有重大且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在广东举办,打造100场具有区域性、全国性影响的品牌主场学术会议;创建10个学会企业联合体、100个学会科技服务站、100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50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园区)。由此,将实施“党建强会工程”、“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工程”,助力实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程”、“科技工作者服务工程”,打造民间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实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南粤科创平台”,开展省级科技社团年度工作评价等10项工作任务。
其中,在学术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将以学会为主体,围绕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创新促进广东省科技创新。联合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地市级学会和地方科协,重点打造“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月”“岭南科学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形成全省性的学术活动规模效应和高水平学术品牌。支持科技社团联合主办、承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港澳台)学术会议,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品牌主场学术会议,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在创新驱动助力示范方面,发挥科技社团的组织和人才优势,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示范带动,引导科技社团发挥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总结推广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全国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的成功经验,支持地市创建一批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根据示范区确定的主导产业,按照重点和支柱企业技术需求,选择国家级、省级相关学会在开发区、骨干企业建立学会科技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会协作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载体。着力推动学会学术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学会企业联合体,打造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引导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解决科技发展战略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推广应用等。
此外,实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以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着力点,加强“一会一品”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学术水平高、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科技社团,培育一批“学术先导型”、“科技服务型”、“决策智囊型”、“科学普及型”的特色发展科技社团,引导和带动广东省科技社团凝聚力、影响力和整体综合实力得以大幅提升。
新闻推荐
今年广东省将公费定向培养3400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1月15日,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