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湛江 肇庆 江门 茂名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新岭南 > 广东 > 广东新闻 > 正文

寻找明清广东山水画中的岭南

来源:信息时报 2019-01-20 01:40   http://www.kcqsx.com/


山水册 梁于渭 秋山观瀑图 轴高俨高俨(约1620~1690),字望公,新会(广东江门)人。明亡之后,他与陈子升、梁佩兰、屈大均等辈游,更与张穆有偕隐之约。这幅作品中所表现的远离尘嚣、忘然物外意境,正是其内心的写照。 仙山楼阁图 轴陈世堂陈世堂(活跃于18世纪中后期),字明举,番禺(今属广东广州)人。此图所描绘的是“仙山楼阁”之景色。画作疏密有致的构图、松秀苍劲的笔墨,展示了画家的绘画功力,也可由此一窥这一时期广东本土画家的绘画水平。 为菊湖写各家山水册 黎简黎简(1747—1799),字简民,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佛山)人。这套册子用笔工细,设色浓厚。别有意思的是,册中的《碧嶂红棉》一图,为黎简最早画木棉作品之一。以本地花木入画,黎简有开创之功。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从对古典图式的手摹心追,到描绘现实山水;从深受吴派影响,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不看题跋就不知道画的是哪里”,到羊城八景、罗浮山、镇海楼、木棉花这些地域色彩强烈的题材出现在笔下;从诗文中对岭南本土风物的吟咏,到绘画对本土题材的关注,岭南画人走过了几百年。

正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的贺岁大展“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古代广东山水画展”,特选院藏明清广东画人以及寓居广东的画人的山水画精品九十余件,从“意会古人”和“写景抒情”两大部分介绍明末清初画家黎遂球、区亦轸、高俨、释深度、袁登道、黎简、谢兰生等人的山水画,展览在春节期间持续与观众见面,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一直展出3月31日,期间将举办多场专家导赏和专题讲座活动。

1月12日上午,展览负责人黎丽明博士为媒体介绍了展览相关情况。黎丽明说:“本次展览意义非凡,可以视作广东百年大展的延续,借此梳理明清以降广东山水画风的演变,呈现其中所包含的地域特点。希望大家通过展品,在畅游古人笔下山水之际,穿越时空,神思千里,乐在其间,知音共赏。”

清中期以前的广东山水画,和江南地区的取向不同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趣的画科之一。黎丽明说,研究广东山水画,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广东山水画的发展面貌虽然受到全国趋势的影响,但是也有其独特之处。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都是从写实开始,逐渐走向写意,而从现存的广东画作来看,其中最早的,也已超越草创写实的阶段,而达到写意的阶段了。第二,广东绘画的兴起时间较晚,在清代嘉道年间极盛,然而江南苏杭的画坛,在南宋至清初便已达极盛。另外广东画人的作品相对较少,流传也不广,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梳理研究。

那么明清时期广东山水画的总体面貌是怎样的呢?国际著名中国艺术史家李铸晋先生在《明清广东山水画之发展》一文中曾经将之总结为四点:

一、广东山水画源出吴派及其支流,也随吴派宗旨,以重振元画精神为主。

二、粤地距离江南较远,传统的影响力不强,对技法也不特别注重,而较重独创性。所以用江南地区的传统眼光来看,广东画的技巧往往过粗,不够雅致。

三、文人画的传统,在江南以表达文人的心胸为主,重点在“古意”,多书卷气。而广东画家重点在追随明末僧侣画家、遗民画家为主,如石涛的作品,重在“自然”,与“四王”的审美格调相去甚远。

四、广东绘画的主流以承受明末清初所谓山林派的精神为主,作品以创新为目的,以期画出桃源仙境,为其精神寄托。师法宋元名家,追慕石涛,不落俗套,别有见地,因此,黎简、谢兰生以来,有成就的广东画家都脱离四王藩篱而独树一帜。

从“师古人”,到“师造化”,然后“中得心源”

展览分为“意会古人”和“写景写情”两个部分。作品展示形式多样,力图全面呈现传统的手卷、卷轴、扇面、册页等展示形制的形式特点,让观众深入了解国画作品的各种展示形式。

黎丽明介绍说,传统中国画家注重临摹,所以他们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留下大量“摹古”之作,并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个人的见解和体会,在取舍之间抒发自我的笔墨意趣,他们的“摹古”都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这一点,在艺博院藏品中有大量的体现。明末以来,尤其是乾嘉以后,随着经济繁荣,广东书画收藏之风大盛,与江南、中原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这对书画创作影响至深至广。这一时期的粤人山水画,不仅是其意会古人、借鉴时人、直抒己见之反映,亦是其时收藏风尚以及审美趣味的反映。展厅一楼就是这部分作品的集中展示。

如果说“师古人”是习画的第一步,那么“师造化”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步,而以“师心”为其至高境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传统绘画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从清代开始,广东画家笔下的山水,不仅可见葱郁湿润的岭南山水滋养的痕迹,还可见画家们开始自觉地将乡土景物作为描绘对象,诸如羊城八景、罗浮山、镇海楼、木棉花等等。画家们开始探索高度提炼又状物传情的“广东山水”笔墨语言,广东山水画地域风格的建立,或许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创造、求变,是广东绘画的基本精神

或许因为地处一隅,远离中心,广东人从来就不那么遵从传统,这种“求新求变”不仅仅在20世纪上半叶“二高一陈”身上突出体现,从清中期开始就颇有体现。在此次画展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末清初,黎遂球、区亦轸、高俨、释深度、袁登道等人的山水画成就最为出色,他们的画风深受吴派的影响。

清雍、乾时期,广东画家以汪后来为著,将新安派的特点融会成个人画风。潮州画家黄璧,受浙闽画风影响,山水人物,写实生动,自成一家。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吕翔、张如芝、梁蔼如、黄培芳等,都是盛极一时的文人画代表,其中尤其以黎简、谢兰生最为杰出,将清代广东山水画成就推到高峰。晚清以来,李魁、罗清、梁于渭等大胆创新,为广东山水画带来一股新风。

“既有传统面目,又适应新环境,极力独创,此乃广东绘画之基本精神也。”李铸晋先生在《明清广东山水画之发展》中作出这样的论断。黎丽明则告诉记者:“广东远离中心,它先是学习中心文化,走到某一个时间段,它就又回去想自己的办法,又有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源泉是来自大自然。”

(下转A12版)

新闻推荐

广东去年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1.21万亿元 可比增长7.9%

羊城晚报讯记者严丽梅、通讯员岳才轩报道:记者从18日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广东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找明清广东山水画中的岭南)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