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海开往香港的车辆驶上港珠澳大桥。 新华社发
近段时间,广东各地陆续召开两会。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频词,多个珠三角城市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列为2019年首要任务。
各市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起舞?让我们从大湾区已经召开两会的多个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融入大湾区的发展密码。
广州
中心、中心,还是中心!
广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湾区”或“粤港澳大湾区”出现次数高达14次。
广州被定位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广州今年将在交通重点发力:2019年将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推动广深港高铁引入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扭住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突破点,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抓紧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城知识创造示范区等。
深圳
深度对接港澳所需
在深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被列入2019年十个方面工作之首。
报告是这样表述的——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深圳提出,将“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主要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对此,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发展壮大新动能,努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该市计划打造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高水平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谋划建设深港商贸旅游消费合作新平台,打造大湾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东莞
打赢“湾区建设攻坚战”
和广深相比,东莞落实大湾区战略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湾区建设攻坚战”作为东莞坚决打赢的“九大攻坚战”之首,将抓紧完善“五纵四横六连”的高速路网构建对接大湾区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大力推进与广州、深圳7条城市轨道的连通。
此外,东莞还将打造滨海湾新区、中子科学城、水乡新城片区三大战略平台对接大湾区。
珠海
将建“琴澳新街坊”项目和粤菜研究院
2018年,港珠澳大桥及口岸正式开通,港澳合作成为珠海发展的重头戏。“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落地实施;新注册港澳企业774家,总数达2744家;在全省率先为港澳台同胞提供住房公积金服务;粤港合作产业园21个项目开工……
交通、产业之外,珠海与港澳民生合作也是亮点不断。
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澳门莲花口岸整体搬迁至横琴口岸;实施“港资港模式,澳资澳模式”,创新工程审批管理;争取开工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琴澳新街坊”,建设珠港澳粤菜研究院。
江门
澳门+江门,打造跨境合作实验区
今年的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以融入大湾区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
江门要构建互联互通现代综合交通网,今年安排交通大会战项目94个,涉及轨道交通、高快速路、港口、通用机场等多种交通设施的建设。
江门还将积极推进澳门与江门跨境合作实验区,深化银湖湾滨海新城规划;谋划打造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群的合作对接,积极推进澳门与江门跨境合作实验区,谋划广海湾LNG接收站等重大能源项目,谋划打造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重大平台。
肇庆
“先上车找到座位”,争当大湾区新秀
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长短结合谋划一批对接大湾区项目,尤其推动政策机制“软联通”,做到“先上车找到座位”,争当大湾区新秀。
交通无疑是“找到座位”的有力突破口。肇庆提出,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力争机场西部高速(肇明高速)立项建设,力争将肇庆新港打造成为珠江内河枢纽港,打造大湾区现代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
加强产业共建。积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合作平台,推进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多层次、系统性产业合作,参与搭建大湾区“一带一路”共用项目库。
链接
原汁原味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选
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构,完善穗港、穗澳对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政务服务机制,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推进“创新四核十三节点”建设,抓紧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城知识创造示范区、科学城制度创新先行区、生物岛生命科学合作区、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粤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推动广深港高铁引入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加快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系国家产业园等重大合作平台,积极打造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南站商务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庆盛枢纽、琶洲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等特色发展平台。共建湾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大数据中心,推进设立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建设国际金融岛。深化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与香港合作,支持香港赛马会建设国际马匹检验检疫监测中心和马术运动综合体。全面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资金预算
广州今年安排190.2亿元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今年广州市财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2019年市本级财政共计安排190.2亿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较上年增长22.9%,安排基本民生保障资金408.3亿元,较上年增长8.6%。
本组文字综合自各市党报、“南方+”
新闻推荐
南都讯记者龙涛2019年中国传统春节即将来临,为了给游客们营造传统热烈而又兼具时尚的节日气氛,增加良好的应节旅游体验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