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湛江 肇庆 江门 茂名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新岭南 > 广东 > 广东新闻 > 正文

经过40年努力 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9元增加到3.58万元成绩实不易 民生成效新

来源:广州日报 2019-01-29 04:03   http://www.kcqsx.com/


2018年,我们干了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洋、何瑞琪、林霞虹、方晴、贾政、黄子宁

1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1万亿元、可比增长7.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8万元、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700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办好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等,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出口总额达7.16万亿元、增长5.1%。

加强重大项目和产业链招商,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450.9亿元、增长4.9%,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7.9%。持续推进消费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1.16万亿元、增长40%,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企业类贷款比例达61.8%。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高标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立健全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取消办理就业许可证、实施港澳居民居住证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广深港高铁顺利开通运营,“一地两检”通关政策落地,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成立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并启动运营。

广东自贸试验区深改方案获国家批准,获批40项改革自主权,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45条,在全省推广91条改革创新经验,在法律服务、金融支付等领域与香港服务业规则对接取得突破。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和实际投资分别增长7.3%、64.2%。口岸进口和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上年压缩56.7%、59.8%,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

对外交流合作扎实开展,与8个建交太平洋岛国签署合作备忘录,新增国际友城5对、累计达195对,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驻境外经贸办事机构达26个。成功举办珠海航展、从都国际论坛、第二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等活动。

3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大任务

全力推进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全省64家有改制任务的农信社已申筹58家,其中挂牌开业24家,压降不良贷款近360亿元。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P2P网贷问题平台169家。省市共设立超过1000亿元的纾困基金,积极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全面摸清、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全省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完成省属国有“僵尸企业”出清885户,企业负债率进一步降低,国企投资经营风险有效管控。坚决打臝精准脱贫攻坚战,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累计57.1万人次,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至年人均5280元以上,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财政新增统筹安排150亿元、三年将投入683亿元。启动新一轮蓝天保卫战,公交电动化率达81%,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1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925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和185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新增城镇污水管网7615公里、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59万吨,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7万吨、危险废物年处理能力28万吨。基本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预计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促进就业九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完善“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常态化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全省新增减税降费约1600亿元。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突破100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2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4.1%。出台“外资十条(修订版)”“稳外贸九条”,进一步放宽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外资准入,强化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制度,推动湛江巴斯夫新型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2%,市场采购出口增长2倍。出台推动工业投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439家,总量超过5万家、跃居全国第一。

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启动新一轮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4%和31.5%。广东省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达12家。

5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十二条”、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创新政策,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5%,有效发明专利达24.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技术自给率达73%,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4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启动新一轮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合作的27个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新增2所高校、1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新筹建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9家、众创空间1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38%。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

国家级高新区新增2家、累计达14家。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7%、28%、206%,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功获批建设,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1000亿元,专利质押融资规模居全国第一。

6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省财政自2018年起三年投75亿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首批50个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增至4个。新增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扶持90个镇、360个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邮政农村电商网点达2.2万个,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实施现代种业创新提升工程,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8%。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活动在梅州成功举办。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省财政投入161亿元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76.9%的自然村启动农村环境基础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4737公里,国省道新建改造277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088公里,修复南粵古驿道重点线路740公里。启动“万企帮万村”“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三师”志愿者下乡服务活动深入推进。

实施“头雁”工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文明村镇建设深入推进。严格抓好耕地保护,完成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垦造水田16.32万亩,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居全国前列。佛山南海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清远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收官,通过垦造水田和拆旧复垦带动超过260亿元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革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大棚房”问题整治,有力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明显。

7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完成广州白云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揭阳潮汕机场、惠州机场扩建进展顺利,湛江新机场、韶关机场获批建设。广州至汕尾高铁建设进展顺利,汕尾至汕头高铁开工建设,广州至湛江350公里时速高铁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建成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广梅汕铁路厦深联络线,完成茂名至湛江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增高铁运营里程342公里、总里程达1905公里,改变了粤西长期以来没有高铁的局面。

建成汕昆高速、武深高速,虎门二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深中通道加快建设,新增高速公路655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保持全国第一。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项目获批建设,建成东莞虎门港沙田港区三期等港航工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连通工程开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进展顺利。阳江核电5号机组、世界首台175万千瓦台山核电1号机组等重大能源项目建成投产,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粵东粤西粤北天然气主干管网、沿海LNG接收站加快建设。

制定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划定保护区范围。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粤东粵西粤北倾斜力度,在汕头、湛江等地布局建设省实验室,支持云浮新建1所本科院校,支持汕头、韶关、梅州、湛江、茂名各建设1家高水平医院,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全部开工。省级全额负担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县境内省管高速公路、国铁干线项目资本金。深化产业共建和对口帮扶,省产业转移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取得新进展,粤桂、粤赣、粤闽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深入推进。

8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

全面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68.7%。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伤残津贴、医保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深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教育强镇、强县、强市实现全覆盖,新增学前教育在园学生数7.7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62.9万。农村山区及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待遇持续提高。

建立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制度,妥善解决“三点半难题”,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顿与规范发展。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约3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启动22家高水平医院建设,积极打造医疗卫生高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药品集团采购,基本实现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90%,预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保持全国第一。新建成社区体育公园130个,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第十八届亚运会广东省运动员获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新开工棚改住房3.4万套,基本建成棚改住房3.6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4万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均居全国第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居全国前列,全民禁毒工程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刻汲取韶关新丰练溪托养中心事件教训,抓好救助管理机构、乡镇敬老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专项整治,加强公共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双拥共建等工作继续加强。残疾人、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参事文史、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9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

出台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整合构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超过90%的省直部门启动系统迁移上云工作,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和服务事项流程再造。推出移动民生服务“粤省事”平台,实现509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理。建成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全新上线一体化广东政务服务网,促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从5598项大幅压减至3018项、压减率46%。

深入推进强市放权,继续向广州、深圳委托77项省级行政职权,推进新一批54项行政职权委托或下放地市实施,赋予各市更多自主权。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省市县三级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099项、只保留37项。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完成138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分类改革,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9.7万户、总量达1146万户。

全面完成省级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推动省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第一批50家省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确定第二批64家改革单位,省直部门下属19所学校实现集中归口管理。深化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落实部门预算执行责任制,提高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效益。推进省级政策性基金管理改革,将出资方式从财政资金委托管理改为向省属国企注入资本金,突出市场化法治化运作。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首创全省信用服务一网通查机制。

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增长放缓,一些领域风险隐患有所增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盈利空间受限等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一些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核”问题突出。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并存,发展新动能仍然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点流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仍需加大力度。一些地方绿色发展理念还不牢固,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高位,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有效形成。

四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破解二元结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依然艰巨,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珠三角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粤东粵西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粤北绿色发展水平仍然不高。

五是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仍需提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压力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不足,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仍需加强。

六是与国际一流和先进地区相比,营商环境仍然有待优化。部分基础性、关键性改革还不到位,“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仍然突出,政策落实还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一刀切”等问题,政府作风还需持续改进,政务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新闻推荐

2019年 省十件民生实事 2019年,省政府将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原则,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1、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经过40年努力 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9元增加到3.58万元成绩实不易 民生成效新)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