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束鲜花回去见亲人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
笑声送进车厢里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回家真好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于2018年)
“年花”上车不用买票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带“佩奇”回家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财神相伴,旅途不闷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爱心专列”等着您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走下这段楼梯就轻松了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
排好队,检票上车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
人人都轻装上阵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文/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光阴流转,又到一年春运时。为期40天的春运早在1月21日便启动。今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
每年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开启大幕,本报记者都会兵分几路,跟着春运大军踏上站台。
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艰难到舒适,我们一路跟随着。光线穿过光圈孔,最后定格了影像。车轮滚滚,云烟漫漫,留下了多少让人感叹的瞬间。曾经一票难求、带着铺盖卷彻夜排队的日子,曾经一家老小挤在“闷罐车”数日数夜的日子,都已成为历史。2017年,当时速350公里、世界一流、有着中国血统的“复兴号”驶出火车站,我们便迎来了不一样的“高铁时代”。回家,终于有了更幸福的表达方式——
在舒适的列车里用手提电脑看着电影就回了家……
在欣赏着志愿者们义务表演的相声小品时,一片欢声笑语中就回了家……
轻松拉着小行李箱,捧着一束鲜花,就回了家……
2019年春运首日,本报记者跟随着“花城有爱·冬日暖阳”的爱心专列,跟着广东志愿者服务春运“青春情暖”系列活动中志愿者们的脚步,跟着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的归途人,感受着春运的变迁,感受着人民群众交通出行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着越来越便捷的出行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又一次次按下快门。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彭程通讯员粤公宣报道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为深切实做好春运春节安保服务工作,2月1日,广东省公安厅部署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