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家居行业结束了30%的高速增长时期,迈进稳步发展阶段。随着家装巨头的倾覆、市场红利的消失,各细分领域纷纷探寻突围之道。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消费者正在回归理性消费,受互联网影响,传统营销渠道面临着转型或下沉,而产品持续走向多元化、多维度发展。
市场:
理性消费不等于消费降级
相比近几年家居行业的高速发展,去年情况显得有些不尽人意。行业有关“消费是否降级”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对此,广东省衣柜行业协会会长林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消费市场不能单一的说是升级或是降级,以一、二线城市来说,面对市场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大部分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买到高品质产品;而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了解传统家装的弊端后开始接受工业化定制产品,逐渐树立了正确的家装消费观。他说:“总体而言,消费升级或降级不是由价格高低说了算,而是由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决定,现在消费者正回归理性的消费需求”。
与此相呼应,尼尔森近期发布的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研究显示,39%的消费者仍然愿意持续的消费升级,表示愿意购买品质更好但价格相对较贵的产品,同时有15%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满足基础功效的产品而价格相对便宜的产品,但仅有1%的消费者愿意牺牲产品品质购买低价产品。
360大数据发布的《2018年家居家装行业大数据研究报告》也显示,有近85%的人群将关注集中在装修效果图、家具、材料等通用需求中,对平台和品牌的关注度占比分别不到9%,这说明与价格、品牌相比,消费者更注重的是产品品质。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秘书长曾勇认为,“在宏观消费趋势下消费一定是升级的,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依然追求奢侈品,但"奢侈"并不体现在价格,而是体现在品质上”。
产品:
向服务多元化发展
产品是品牌立足市场之本,从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资料来看,今年国内各种类家具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木质家具注重材质、设计,强调视觉感受;金属家具追求时尚、个性和休闲娱乐功能;软体家具以艺术与功能的统一为关键,高技术含量、高艺术含量为主导。愈发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生产管理、产品研发,从单一产品生产,向产品服务多元化方向发展,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也得到一定遏制。
林涛认为,基于国内市场复杂多变的特性,已不能从单一维度去对待整个市场,而要根据地区情况“因地制宜”,“比如有的地区追求品质,大师设计作品就会受欢迎;有的地区看中性价比,那么就可以做优惠套餐。”他说,“而每个地区也是由多种消费人群组成,所以多元化发展不会止步”。
同时,随着2018年环保新政的发布、行业规范日渐清晰,家居行业从家居生产商逐步向居住生活服务商转变,正在进行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移,需要通过持续改革与创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王颖婷 刘 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扬)2月6日,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将迎来农历新年第一场惠民演出,届时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张怡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