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末,是增城迟菜心上市的时节。增城迟菜心历史悠久,早在清《增城县志》就有记载,它比普通菜心的菜质更加鲜嫩多汁、爽口清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等多种营养成份,经过多年来的打造推广,已经驰名全国,成为市民餐桌上的“至爱”。
位于增江街最北边的白湖村,与小楼镇仅一江之隔,由于临近江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受季风气候影响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是增城迟菜心产的理想种植区域,在白湖村种植出来的迟菜心,其菜质更优、皮更脆、肉更软、味更甜,成为增城迟菜心主要产地之一,吸引了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前来品尝。
记者在年前走访白湖村迟菜心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迟菜心田地,团团簇簇的黄色花蕾点缀着绿叶,景色尽收眼底,引人注目。据了解,每年白湖村种植迟菜心面积约300亩,亩产量约三、四千斤。据菜农尹生介绍,他们种植迟菜心是采用有机肥增产,所有出品都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更安全、更健康。基本都是走精品路线,很大一部分专供增城各大商行,打包装箱销往珠三角地区,一部分则由个体菜农收割到当地市场进行零售。“吃过白湖村迟菜心的人都夸我们这里的迟菜心又鲜又爽甜!”菜农尹先生自豪地笑着说。
年近七旬的村民尹伯葵告诉记者,解放前,白湖村就已经开始种植迟菜心,早期种植规模不大,都是种在河边的沙地上,种植出来的迟菜心特别爽甜肉嫩,那时候的迟菜心被称为“老虎氹迟菜心”。尹伯葵回忆说:“由于当年白湖村陆上交通不发达,物资运输主要依靠水上交通,每逢有游船经过,无论是游客还是经商贸易的,都会靠岸购买一两捆迟菜心带走。随着经济的发展,陆上交通也变得发达了,迟菜心的销售量也大了起来,菜农们便转到田地种植,扩大种植规模。”
尹伯葵自豪地说,“在2004年增城举办的首届菜心美食节的时候,参展的迟菜心大部分产自白湖村。之后每年一届的增城迟菜心美食节上,都会有白湖迟菜心,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白湖迟菜心”品牌也逐渐响亮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晓洁)2月11日是新年开工第一天,“逗利是”成为上班一族的“例牌节目”。“开工利是”这一广东传统习俗,不仅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