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峰给“健康有约”的广大粉丝们送来了新年祝福,赶紧拿起手机扫二维码关注“健康有约”微信公众号观看吧!
图@视觉中国
名医王景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委,“中山大学名医”
2019名医大拜年系列之9
健康利是
春节前后气温波动大,大家在欢度节日之时莫忘保护心脏健康,避免过度劳累、过量饮酒、过于激动,尤其是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朋友,要坚持“防寒保暖、适当运动、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坚持用药”这20字原则。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很多人的作息变得不规律,熬夜甚至通宵玩乐的都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特别提醒,春节前后气温有波动,大家在欢度节日之时莫忘保护心脏健康,尤其是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朋友,要坚持“防寒保暖、适当运动、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坚持用药”这20字“护心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通讯员林伟吟、刘文琴、张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署名除外)
春节避免三“过度”
自行停药是大忌
“以往每年都能遇到一些心血管病患者,春节都没过完,年初二、初三就因病情发作到医院就诊。我们一问,原来是自己停了药。”王景峰指出,春节亲友欢聚,气氛愉快,有些心血管病友觉得“过节吃药不吉利”,大年初一会自行停药一天,甚至有人坚持到初三都不吃药。也有些人出外旅游,旅途中忘记带足药物。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病情发作、复发或加重,反而给过节的心情“添堵”。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过年时务必遵医嘱规律、足量地服用药物,切忌自行停药。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士来说,春节容易过得“累”。尤其是平时工作繁重、睡眠不足、情绪负担重的人,无论是和亲友聚会赴宴,还是出外旅游,如果不注意节制,相对容易出现状况。以冠心病为例,稳定性心绞痛往往在活动量明显增加时更易发作,而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休息状态下也可发生。如果连续几天假期都是“夜夜笙歌”的状态,得不到休息,诱发心绞痛的风险就会随之升高。
王景峰建议,从保护心脏出发,春节期间除了要念好20字“护心诀”,也要避免三个“过度”,即避免“过度劳累、过量饮酒、过于激动”,减少可诱发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因素。
胸痛未必都怪“心”
识别风险早就医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心源性猝死的重视,许多人认识到预防急性胸痛的重要性。其实,胸痛未必都怪心脏。王景峰指出,造成胸痛的原因很多。几年前,在主讲“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前,他接诊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50多岁的男子胸口、腋下“痛得像竹片在狠刮”,担心患上冠心病。经过细心检查,他发现患者胸口局部有明显的压痛,最后诊断为非致命的“肋间神经痛”。
“胸痛有轻有重,有时间短有时间长,有些胸痛的"病根"并不在心。”王景峰表示,胸痛主要是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数由其他的疾病引起。除了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等心血管性因素外,呼吸系统疾病、腹部疾病、皮肤肌肉神经疾病甚至骨骼关节疾病等,都能令人感到“胸痛”。
王景峰指出,与胸痛有关的急性、潜在致命的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及自发性气胸。根据胸痛中心以往的接诊数据,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三种胸痛往往占了病人的大多数。因此,对待胸痛,还是应该谨慎小心,尤其是有危险因素的人士,一经发生,要尽快到医院胸痛中心就医。
“老人家夜间如出现胸痛,千万别忍到天亮才就诊。”王景峰强调,与急危重症相关联的胸痛越早明确诊断,越快启动治疗,越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时间就是生命。”
胸痛超过半小时
应尽快就医
如果心绞痛发生的频次更高或胸痛持续半小时及以上不能缓解,都是心脏发出的“警报”,应尽快就医。老人在夜间尤其是凌晨3时到5时之间,出现心跳、胸闷、全身乏力,也要马上就医。
王景峰强调,扩张性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进入终末期阶段时,患者可出现严重心衰,危及生命。除了上述心脏病外,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疾病,以及慢性动脉疾病、体内酒精含量超标、药物滥用等也可导致心衰。要预防心衰,就要积极防治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可能出现了心衰或者心衰加重,请尽快就医:头晕厉害、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恶心或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想走动、体重迅速增加(如3天超过2公斤)、腹部肿胀或疼痛持续加重、腿部或脚踝明显肿胀。
新闻推荐
广东4高校拟招 260名中职毕业生 今年新增职业技能测试,占总成绩的40%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璐瑶、通讯员粤考宣报道:想报考本科院校的中职毕业生注意了!近日,广东省4所本科院校公布“中职升本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