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正在学习无人机编程操作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摄
开栏语: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需要更多各行各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2019年农历新年还未过完,教育部正式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新高度。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388所,中等职业学校(机构)8181所,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校毕业生占70%。
羊城晚报教育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的广东职业教育发展。
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
为了给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保障和指引,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职教大省,截至2017年年底,广东共有中职院校621所,高职院校87所,在校生超过200万人。在广东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过程中,广东职业教育目前现状如何?又将如何发展?
中高职对接人才成长通道基本打通
职业高中,在目前的社会现状下是家长和孩子的第二选择,也就是说,考不上普通高中,才选择职业高中。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提到了这一现状。
《方案》显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然而,在职校不受欢迎情况下,高级技工却是中国最缺的人才。
“广东省中职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重正持续下降。”广东省政协委员章成国表示,2016年,中职在校生占高中在校生比例从上一年的41.0%下滑至40.25%。在他看来,这一结果主要与广东乃至全国对职业教育人才歧视性评价有关。
《方案》的出台,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了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目前,广东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已基本打通。从2017年起,广东49所高职院校和197所中职学校,在747个专业点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对接;28所高职院校与16所本科院校,在44个专业点开展高职本科三二分段协同育人,招生规模均再创新高。省级层面立项了74个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贯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广东将探索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直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开展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培养试点等,以期提高精准育人质量。
多元办学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组建14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和70%的中职学校,吸引了约3万家企业参与。但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顺畅、合作协议不规范、育人效果不明显等难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没有内生动力。
有利则聚,无利则散。为了“促进产教融合”,《方案》提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鼓励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对此,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夏集团欧阳少林董事长深有感触,他表示,广东职教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特别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职校有与企业合作的强烈愿望,但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在他看来,多元办学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让企业成为学校股东中的一员,学校的发展与企业的利益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形成命运共同体,校企合作、深度产教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
记者了解到,广东已有高职在多元办学方面进行试水。今年9月,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开设云计算与无人机两个新专业,与原有专业不同,其专业课的授课、管理、实习、就业全部由企业负责,而学生的基础课程则由学校负责。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曲生告诉记者:“实现多元化办学,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本次新开的两个专业预计招生200人,我们将分出一部分学费给企业,同时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
提纲挈领读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1.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3.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总体目标
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1.办学格局:从“政府举办为主”转变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2.办学追求:从“规模扩张”转变为“提高质量”;办学模式:从“参照普通教育办学”转变为“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点鲜明”六项指标1.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2.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3.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4.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为6个月;6.“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七项措施1.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1)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
(2)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3)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4)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1)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
(2)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3)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4)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3.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1)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2)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3)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4)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4.建设多元办学格局
(1)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2)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5.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
(1)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2)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6.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治理督导评价
(1)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2)支持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
7.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1)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2)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新闻推荐
温文锋摄伍岭/文时间吹过墙的痕迹筑起一座城。它的脸庞苍茫如海,沙漏的盐粒已是1700多年——公元265年,司盐都尉难解故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