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近日,随着广东高校开学,广东五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均公布2018年度进展报告。去年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情况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
记者从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了解到,2018年这些高校都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综合实力也显著提升。其中,中山大学在ESI、US news、THE、ARWU、QS等主流国际排行榜的国内高校排名全部进入前8;华南理工大学在世界主流大学排行榜中稳步前进,理工科优势进一步凸显,广州国际校区今年将迎来首届本科生。
中大
201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
记者从《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精编版)》了解到,2018年该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核心办学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18年12月,该校在ESI、US news、THE、ARWU、QS等主流国际排行榜的国内高校排名全部进入前8。
报告显示,该校科研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2018年,该校科研到账经费高位增长,突破31亿元。同时,该校2018年新引进各类人才逾1600人;截至2018年底,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队伍在校(在站)达1643人。
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18年生均教学投入较2014年实现倍增;2018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57.81%,比2017年提升2.71%。同时,学生层次结构得到优化,保持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8000人水平,积极争取研究生指标,201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国内各省份录取本科学生的高考成绩基本稳居当地前1%。该校办学专业数量由126个调减至77个;新布点了有关音乐表演、信息工程等艺术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工科等相关专业。
中大表示,本科生总体规模和相对比例仍偏高,学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接下来还将继续实施本科生质量提升计划和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
华工
医工结合模式初形成,理工科优势更凸显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也公布了《“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该校实现既定目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扩大,在世界主流大学排行榜中稳步前进。
该校大力实施“工科登峰、理科跃升、文科繁荣、医科跨越”四大学科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先进材料、能源与环境、轻工食品与生物技术、绿色建筑与智慧生态城市、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六大学科群建设,理工科优势进一步凸显,人文社科实现快速发展,华工特色“医工结合”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一方面,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着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学院+研究院”交叉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重点建设新工科。另一方面,主动适应国家和广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
广州国际校区建设方面,目前已组建了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3个新工科学院以及一批一流研究院。该校区积极探索“书院+学院”方式,筹建“书院制”多功能成长社区,已完成首批研究生招生,2019年将迎来首届本科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首期工程第一阶段将于2019年8月前交付使用,第二阶段将于2019年12月前交付使用。
暨大
进入ESI前1%的3个学科全球排名显著上升
暨南大学在2018年的“双一流”建设中也取得很大提升。该校重点支持以药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建设,全力打造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创新人才培养、优秀文化传承、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学科群。
目前,已进入ESI前1%的3个学科全球排名显著上升,其中,药理学和毒理学、临床医学均在前5%。,植物与动物学进入前1%概率接近90%。同时,药学领域研究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暨大表示,一直以来,该校在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指标上的需求均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博士生招生指标远远落后于国内一流高校,这严重制约了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因此,接下来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
华师
临床医学新晋为ESI世界前1%学科
华南师范大学方面,2018年年度目标全部完成,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据最新公布的ESI世界排名,该校位居第1115名,上升位次在国内“双一流”高校中排名首位。该校在CWUR“2018-2019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735名,在全国师范大学名列第4。
学科建设上,该校“临床医学”新晋为ESI世界前1%学科,ESI学科总数达到6个。同时,积极优化“物理学”一流学科布局,强化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在前期形成4个有关“光”的研究方向基础上,结合新引育的领军人才,开辟粒子与核物理新的研究方向。
人才培养上,该校稳定本科生招生数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保持在24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较上年提高1165人,本研比继续降低,规模结构渐趋合理。为服务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理工科专业招生比例,理工类专业本科生占比从2017年的38.36%扩大到2018年的39.71%。
广中医
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ESI前1%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面,通过一年的努力,一流学科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并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
该校晋级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相关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成为继临床医学后进入全球ESI前1%的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和药学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教学研究成果凸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科学研究厚积薄发,“金蓉颗粒”成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唯一批准的中药创新药;第一、二附属医院先后成为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获6亿元建设资助。
记者观察
理工科优势更明显,研究生招生人数涨
每年高考后填志愿阶段,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几个问题:“我(我孩子)的分数能上什么学校?”“能上的学校有什么专业比较好?”“什么专业未来就业吃香?”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进展报告释放的信息,不仅对高考学子有用,也对要考研深造的学子有用。
记者从广东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进展报告中留意到,每所高校都有重点学科、发展侧重点,其中,理工科的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比如,中山大学去年办学专业数量由126个调减至77个,新布点了音乐表演、信息工程等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优势进一步凸显,加快推动先进材料等六大学科群建设,重点建设新工科;华南师范大学扩大理工科专业招生比例。
报告显示,广东“双一流”建设高校去年都在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比例。比如中大,201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校方表示,本科生总体规模和相对比例仍偏高;华师去年也进一步优化本研比,2018年在校研究生规模较上年提高1165人,本研比继续降低。
新闻推荐
仲元中学本报讯(记者简锦仪)2月25日上午,在距离2019年高考一百天之际,广东仲元中学在校内足球场隆重举行2019届高考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