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大力实施金融科技战略,赋能珠三角信用体系建设。图为广州CBD。肖雄摄
现代社会中,信用不仅是个体的一张“名片”,也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珠三角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广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建设银行大力实施金融科技战略,通过“搭建平台、客户画像、实时预警、数据共享”,加强企业、个人贷款信息采集,在助力形成市场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的多维度信用评价体系的同时,也探索出解决信用企业、诚信个人融资痛点的有效途径。
线上赋能打造信用“通行证”
今年2月27日,建设银行系统一场声势浩大的普惠金融会议在东莞召开。建设银行总行副行长章更生以及全国37家一级分行相关负责人悉数出席。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推广建行广东省分行的“云税贷”经验。
企业诚信纳税即能获贷,“云税贷”这款由建设银行创新的线上融资产品,甫一推出市场就备受关注。仅在东莞一地,“云税贷”从无到有,至2018年底贷款余额已近60亿元,惠及企业近1万户,极大程度地缓解了“企业缺信用、银行缺信息”的问题。
当地A级纳税户东莞市威珑化工有限公司,就是一万家受益企业之一。“从没想过诚信纳税也能获得贷款,成本还这么低。”通过“云税贷”解了100万资金缺口燃眉之急的公司负责人王永文感受颇深。
据了解,建行通过银税直连,获得税务系统提供的小微企业涉税信息,通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纳税数据测算贷款额度,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
自2017年11月上线“云税贷”产品至今,短短15个月时间,建行已累计向珠三角九市(除深圳)超过2.6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400亿元资金支持,成为普降纳税企业的“及时雨”。
打造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建设,除面向小微企业外,建行还积极服务广大市民。2018年,建行针对诚信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自然人推出一款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龙税贷”。纳税人只需添加广东税局微信公众号授权建行查询其纳税信息,就可通过建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STM智慧柜员机等电子渠道申请“龙税贷”,该产品目前已惠及3000万缴税个人。
连接G端筑牢信用基石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可以打破“信息孤岛”。政务数据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在数据的互联互通过程中,银行不仅能提供渠道,更能搭建平台。
笔者了解到,在建行2019年工作会议上,“G端连接”成为了高频词。G是英文Government(政府)首字母缩写。该行董事长田国立也反复强调,银行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助力政府提升行政效率,更加便捷服务百姓市民。
建设银行G端连接的雄心,发轫于“十年磨一剑”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2017年6月24日,建行耗时六年时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全面竣工并成功上线,打通交易链、供应链上下游,支持大数据应用,成为一座架起政务与银行之间数据“孤岛”的桥梁。
“依托在江门建行的网点、智慧柜员机等渠道,已实现了为市民提供公积金自助办理、机动车便民登记、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等便民服务。”江门被广东定位为三个“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建行江门市分行参与江门市政府“数字政府”项目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渠道的触角不断延伸,平台的半径不断扩大,好的消息也在不断传来。
3月4日,建设银行和住建部在建行大学华东学院举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上线推广培训班”。一个为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抵扣政策而建设的全国总对总数据系统平台正呼之欲出。系统上线后将实现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直接接入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系统。作为公积金业务传统大行,在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中,建设银行将更加便捷整合各类信息,助力相关部门信息信用平台建设。
智能出击守护信用环境
防控风险可守护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在数字化时代下,信用不再是局限在某个封闭体系的单维度数据,而是开放、共享、量化的多维度指标。
“"预警系统"提示客户他行信用卡逾期,经排查后及时对其建行信用卡采取停卡、降额处置,督促客户珍惜个人信用,保持理性消费。”建设银行2017年开发推出“信用卡早期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多渠道收集行内外数据,形成了11类预警客户常态化监测机制。从过去的被动管控风险向主动发现风险转变,有力维护了信用环境。
2017年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建行以数字化防控为导向,依托“新一代”系统搭建研发了企业级、全面开放、全行共享的风险监控预警平台(RAD系统),提供了对机构、客户、业务的全视角,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机控”“数控”“智控”,实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云税贷”业务就是充分运用了RAD系统,从人行征信、纳税预警等46项指标进行全方位持续监测、分析和预警,加强客户风险预判,预警有效性、准确性不断提高。
基于对企业实施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的要求,建行联合政府、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实现黑名单共享,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尤其在风险预警方面,将基于政府部门提供的不良企业名单(工商、环保)等数据,结合客户金融交易行为数据,构建风险防控模型,有效防范企业违约的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撰文:闵文倩、黄永帝
■聚焦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提出新的要求。金融是信用的代名词,是诚信社会建设的助推器。建设银行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强化数据运用,加强产品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涵养信用之源,让信用作依据、有重量、深赋能,通过推动“信用值千金”的传统理念在现代金融建设中的回归,打造珍视信用、恪守信用、维护信用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据悉,截至2018年末,广东工行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18万亿元,净增1079亿元,连续三年增量超千亿元,贷款规模位居同业和工行系统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