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人的餐桌上,鸡总是少不了的主角。放眼全国,鸡肉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消费产品。华南农业大学张细权深耕肉鸡育种研究30余年,其团队《高档优质肉鸡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项目发掘华南地区地方鸡种遗传资源优良种质特性,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高种鸡产蛋量,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老广”们都知道,好的食材是成就美食的关键。优质肉鸡的哪些性状可以遗传?这些优质性状的分子基础是什么?上个世纪80年代,张细权跟随导师开始对家禽类动物遗传学的研究,这一研究就是30多年。
“我们说一个菜好吃,就是形容它"色香味俱全"。通过我们的研究就可以了解这些性状的分子决定因素。比如说,味道好的鸡,它的某种氨基酸含量就会更高。”利用现代分子检测技术,张细权团队破解优质肉鸡遗传关键因子,再将其应用于新品种研发。
对于农户来说,除了产出受市场欢迎的优质鸡品种,还必须提高鸡种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繁殖性能。张细权团队在国际上首先鉴定出一批决定产蛋量的候选基因与基因网络,并研究鉴定出14个与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基因,实现每只种母鸡66周龄产蛋量提高了16到21个,每只肉鸡平均减少用料0.3至0.5kg,降低成本1至1.7元/只,提高了饲料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废弃物排放的减少,也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与单纯的基础研究不同,张细权团队的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从合作初期到现在,张细权每月都会深入企业,周末也坚持工作,了解企业需求和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陈芳庭
通讯员方玮
新闻推荐
广东发布《科创十二条》解读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港澳人才来珠三角九市上班 多交个税由地方政府补差额
南都讯记者任先博如何支持粤港澳三地科技流、人流互通?2019年初,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