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无影灯下,手术台上,为病人切除肿瘤的不再是手持柳叶刀的医生,而是冷冰冰的机械手!这样的场景,正在许多大医院的手术室上演。
记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大附属肿瘤医院)获悉,从2016年至今年3月,该院已采用手术机器人实施了1695台恶性肿瘤微创外科手术。该院副院长刘卓炜教授指出,其中该院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突破了1000例,居全国肿瘤专科第一位。近年来,手术机器人因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受到微创外科尤其是肿瘤微创外科的青睐,甚至被称为微创外科发展的“大势所趋”。据业内人士透露,仅广东一省,今年已经通过了15台手术机器人指标的审批。
然而,手术机器人真有那么厉害吗?今年二月,一盆“凉水”自大洋彼岸泼来,似乎要为手术机器人热“降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醒,不要使用机器人辅助系统进行乳房切除术。患者如想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究竟该如何选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通讯员余广彪、杨森
机器人只是医学工具
操作者依旧是外科医生
2016年,当第一台手术机器人被引入广州医院时,就有市民发出“外科医生会不会下岗”的疑问。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周芳坚主任也曾遇到病人当面反对,“周主任,我来这里是找您给我做手术的,不是找机器人给我做手术的!”“还是我在做,是我操作机器人在做手术。”周芳坚解释,机器人只是一种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一种操作工具,最重要的还是主刀医生。
记者获悉,能“操控”机器人手术的主刀医生,需要通过严格的“上岗培训考核”,他们需要具有丰富的传统开放手术和普通腔镜手术经验,再配合先进的机器人设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手术的质量。
作为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手术机器人主要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影像系统三部分组成。由于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放大的3D影像系统,手术视野清晰、灵活的手术机械臂,可以让机械手在狭窄解剖区域中操作,比人手更灵活,还可突破人手腕转动的极限,消除人手带来的颤抖,让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准确、稳定。
“手术机器人可将外科医生的眼和手自然延伸到患者体内。”刘卓炜说,这一优势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体现得更为突出。手术机器人对于空间狭小又需要精细分离解剖操作和重建的手术具有很大优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堪称得心应手。
肿瘤切除新纪录!
肾癌患者术后一天出院
相比于普通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还具有更精准、创伤更小、术中出血更少等优势,也正因为这些优势,使得高龄患者和复杂的手术也能顺利进行。
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做的502台保留肾脏的肾部分切除术为例,患者术后出血、术后漏尿、术后复发等术后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0.8%、0.4%、0.4%,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5%~10%。
在术后出院时间上,机器人部分肾切除手术平均需住院3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平均需住院6天,开放性的肾部分切除手术平均需住院8天。记者获悉,在周芳坚主刀下,1例60岁肾癌患者接受了肾癌部分切除的机器人手术,术后第1天就出院,创造了快速康复的奇迹。
记者获悉,目前机器人的手术收费采取打包收费,不同的术式费用不同。一般每台手术会比腹腔镜手术贵2万~3万,以肾癌部分切除手术为例,总的住院费用大约7万元。其中,机器人手术的费用需要自费,其他医疗费用则能根据医保政策报销。
中国机器人手术总数已破10万例
刘卓炜介绍,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普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头颈外科、小儿外科等都可以选用手术机器人。目前,中国机器人手术总计超过10万例,其中泌尿外科手术就占了约4.4万例。其次分别为胸外科、妇科、结直肠外科,均为1万多例。
据了解,截至2018年8月30日,全球共有机器人手术系统4814台,其中,美国3110台,欧洲821台,亚洲629台。全球机器人总手术量超过500万例。
在中国,机器人手术系统共78台,其中北京19台,上海14台,广州4台。而今明两年,广州医院引进的手术机器人即将突破19台。
报告显示:机器人不适用于子宫肿瘤切除
然而,手术机器人并非无往而不利。今年2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警告称,已知临床应用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并导致癌症患者预后不良。FDA指出,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生存获益和风险尚未得到确定。
实际上,争议之声早已出现。
根据2018年11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指出在机器人辅助子宫切除肿瘤术中,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发生了下降。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资助的NEJM研究将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子宫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优劣进行了比较,试验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四年半的长期跟踪研究。结果发现,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子宫切除术患者组的无病生存率为86.0%,远低于开放手术患者组无病生存率的96.5%。
“手术医生可能会犯错,同样的,机器人也并非100%完美。”中大肿瘤防治中心一位教授表示,任何治疗手段都有自身的局限,不应该被过度“神话”。据业界统计,手术机器人问世以来,也造成过患者死伤,机器人系统在手术中出现故障、被迫中断手术重新启动系统,或者不得不在术中让主刀医生上台补救。
对于一些不适合微创治疗的疾病,也不可采用机器人手术。“不是说有了机器人手术,开刀手术就要被摒弃,普通腔镜手术就应该下岗。”这位专家认为,人们对待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不应该只看“最先进、最昂贵”,而应该根据疾病的生物学特点、个人的情况,作出综合决定。
直击:手术机器人如何协助医生工作
首先需要机器人助手完成机器人操作设备的安装,比如将设备装在患者的身体上。然后主刀医生在台下通过操作平台,可以直接操作手术台上的设备,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助手和台上的护士一起将机器人的操作器械安装进患者体内,常规机器人做前列腺手术需要4个机器人的操作孔,1个助手的操作孔。
安装好机器人设备后,主刀医生就在台下操作工作台,术中主刀需要更换器械则直接告知助手。完成手术后,助手进行体表的伤口缝合,结束手术。
新闻推荐
茶园游会将于4月29日至5月4日举行 助力茶山建设大湾区传统文化实践地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茶山镇获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暨2019茶山“茶园游会”动员大会召开,明确茶园游会将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