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农村普遍都穷,那时连饭都吃不饱。对于父母两人都挣工分的我们家来说,吃饭的孩子有4张嘴,加上两个大人一共6张嘴……可想而知,饭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钱去穿好衣服呢!
有一年夏天,大队干部突然领来了代销点的人,这人开着一辆拖拉机,拖拉机上放着许多花布匹,他们一进村就吆喝:“优惠了优惠了,利民政策,每家都可以扯花洋布了,没有布票先登记赊账。”
我见母亲迟迟不要布,也急了,便吵嚷着要穿花裙子。在这之前我没有一件裙子,很羡慕有裙子的小伙伴。
“家里没有布票也没有钱呢!以后拿什么还?”母亲面露难色,连声说不要,我便大哭起来。后来父亲闻声过来了,他就赊了好长的几块布,我们欢天喜地回家了。当天下午,母亲就领着我与两个姐姐去了后村的裁缝家,量身定做。
一个礼拜后,布料粗糙的花裙子终于穿在我的身上,两个姐姐的是花衬衫。十三岁的大姐很懂事,她把花衬衫放在母亲胸前比划一下,说:“妈,要不,你穿吧?”
母亲拿着姐姐的花衣服照了照镜子,又递给姐姐:“妈哪能穿这么花的衣服?你们穿吧。”
她那时不过是三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龄,但是生活的忙碌与贫困让她无暇顾及自己。都说母爱伟大,平时好不容易有口好吃的,她也总是让我们兄妹几个先吃,更何况这件花衣服呢,她断然不会跟孩子们抢的。
我相信,如果母亲稍加打扮,她一定也是个很漂亮的女人。
这些年,走出家门,来到了广东。眼瞅着一栋栋高楼大厦地理坐标拔地而起,眼瞅着银行卡里的钱越来越厚实,我们有了自己的楼房,有了自己的汽车……这些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让我们为之欢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衣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地摊货到超市再到专卖店……一件接一件买回家,逐年填满了衣柜,填满了锦瑟年华。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靠衣服马靠鞍。”在这个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年代,但凡是个女人,都懂得“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这个道理。深谙这些,我七十岁的母亲在面对我给她买的一件灰色毛衣时,不悦地说:“红四十绿到老。我要俏颜色的衣服,你别老把颜色变来变去的。”
我父亲白了母亲一眼,拖长声调说道:“你十八岁是不?你衣柜里那么多花衣服,还要俏颜色的衣服?”母亲提高了嗓门:“以前穷我穿不起,现在生活好了,我要补回来。我要变得年轻一些,你们不给我买我就自己去买,我手上有钱。”
我笑嘻嘻地搂住母亲:“妈,不要急,明天我就带你上街,给你买大红大紫的。”“好,好。”母亲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这几年,也享了你们的不少福。”
是的,母亲像我们一样,一次次姹紫嫣红,跳着广场舞,花朵一样地盛开着。我们顺着时光的指针,返回到幸福的模式里,一起找回曾经失去的色彩,找回失去的年少与青春。
新闻推荐
广东银保监局引领银行业保险业为大湾区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优化服务 双向开放
去年底,广州市百亿科技信贷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创投小镇举行,市民体验高科技产品。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