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的乡村旅游业开展得如火如荼。4月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顾幸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梁健,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回答记者提问。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累计150万人实现脱贫
记者:当前广东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如何?
梁健: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聚焦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瞄准“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形成了大扶贫的工作格局,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截至目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至2018年底,累计150万人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9600元以上,省定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28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贫困地区农房改造、贫困村200人以上的自然村村道硬底化、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各项工作有效推进,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人居环境整治真金白银奖补
示范村奖补500万元
记者:目前广东全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如何?根据方案,2019开始全面启动一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120个示范镇、1260个示范村的示范创建工作,目前该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陈央:关于全域推进的基本情况,广东省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始终坚持五级书记抓,顶层设计,打好擂台,挂图作战,明察暗访,考核督办,全力推进全域的整治工作。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来以后,也对此作充分的肯定。
今年省级财政安排了140多亿元,真金白银实行奖补,在全国应该是首例。各地从“动起来”“干起来”到“热起来”的氛围和经验已经形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全省完成编制规划的自然村有10.5万个,规划的覆盖率接近70%,比去年底增长了12%。启动村庄环境整治的自然村达11.9万个,启动率超过80%。全省农村卫生户厕的普及率达到96.7%,居全国前列,农村无害化的户厕普及率为95.4%。
广东省在认真学习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后,提出建设1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120个示范镇、1260个示范村,重点推进沿交通线、沿边界线、沿旅游景区、沿城市郊区“四沿”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这项工作有标准、有投入、有措施,有奖惩。今年省财政按每个示范村500万元、每个示范镇1000万元、每个示范县3000万元的标准,已经下达了奖补资金,由县统筹使用。
同时,按每条村1000万元的标准奖补,连线成片建设岭南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到2019年底,各地完成“四沿”乡村风貌示范带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广东乡村风貌示范带。
可以说,广东整体谋划、点面结合、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整体形势喜人,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特别是前阶段推进的2277条贫困村创建,已由后进到前列,省投入70个亿创建的70个示范片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对标硬任务清单式梳理
强化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记者:这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方案提到“对标硬任务”,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来出件?实施方案中提到的“对标”,是要跟自己对标还是跟其他省份对标?广东省是否就此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顾幸伟: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贯彻中央的要求,总书记在确定今年中央一号文的主调时,非常明确地指示,要对标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要完成的硬任务,特别是涉及“三农”的硬任务来起草中央一号文,所以广东坚决贯彻中央特别是总书记的要求来贯彻落实。
二是广东的迫切需要,我们已经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整项工作的战略规划已全面部署,接下来的工作是抓落实,我们对三年要完成的硬任务进行了梳理,把它清单式地列出来,从标题到内容更明确更聚焦硬任务来制定实施方案。
对谁的标?毫无疑问,是对我们已经出台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里明确的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三年的任务是要取得重大进展,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对所有任务进行梳理、倒排、分工,责任到人,责任到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已经通过的目标任务来对标,要求各个责任部门、各个责任地区要按照这个要求来完成这些硬任务。
第三个问题,有没有建立一些考核评估的机制?中央有明确的要求,乡村振兴是要考核的,我们的考核体现在各个方面。
首先从总的方面,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已出台了《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暂行办法》以及考核的工作方案,分几大类几十个指标进行考核,不仅有第三方打分,还有部门打分、领导打分,综合各方面的评估进行考核,尽可能全面、科学、有操作性。这个指挥棒反响十分强烈,各地市非常重视,目前这个考核正在进行中。
另外,省每季度将召开一次片区推进会,开展“擂台比武”。打擂台的制度对于乡村振兴、对于人居环境整治、对于脱贫攻坚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我们考评制度、监督制度的一种。
七个村庄被点赞示范村这样创建
在发布会现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陈央指出,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潮州市潮安县归湖镇狮峰村、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白沙村、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圳口村等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示范村。他在现场介绍了南平村、莲江村、狮峰村、白沙村的创建经验。
广州南平村
村企共建共治共享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南平村注重规划设计,整治前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富有岭南特色、从化韵味的村庄格调,再实施针对性整治。
2016年,南平村率先探索以村企合作的新模式来打造为“南平静修小镇”,推动村企共建共治共享,与珠江南平公司共同制定《南平小镇综合管理方案》和《南平静修小镇民宿、餐饮、零售商店运营方案》,成立村企共治管理队伍,对小镇公共区域秩序、卫生、物业、环境等进行统筹管理。
2017年,南平村与珠江实业集团按1:4的比例持股组建成立“广州珠江南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珠江实业集团负责小镇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产生利润按股比进行分红,每年给100万元南平村委作为集体保底收入和租空心屋、土地租金。
珠海莲江村
连片开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通过一体化规划设计,莲江村与周边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村貌有效统一,吸引了十里莲江等一批企业投资落户,实现“以点带面、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带动了村集体及周边片区乡村旅游业发展。
同时,莲江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完成公园、河涌、道路、市场整治,通过“微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治理“脏乱差”环境。
作为最早开展村企联建的村,莲江村凭借自身优势,借助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通过村企共建,鼓村民腰包。
为促进乡风文明,莲江村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社工组织开展登结对帮扶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人居环境立体监管系统,对等点问题网格化管理,提升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平安村居建设,推动“技防村居”全覆盖。
此外,莲江村落实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村干部轮值坐班制度、便民服务代办制度和村法律顾问制度,结合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潮州狮峰村
党建引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基层建设,党建先行,潮州市潮安区狮峰村一直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事务。一方面把致富带富能手、大学毕业返乡优秀青年等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另一方面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的党员干部队伍。同时,成立了3个“示范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架构。
狮峰村注重发挥各方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村民理事会参与规划设计,对村的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动员村民自己动手清理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共同打造一个生态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同时,狮峰村主动争取社会资金及政策资金支持,结合“万亩淡水养殖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利用生产基地及销售渠道,帮助各养殖户提高生产技术,把控产品质量,统一养殖饲料,统一鱼产品收购及销售,为村民构筑了增产增收的致富道路。
梅州白沙村
“五带”共推美丽乡村建设
白沙村以“五带”共推美丽乡村建设:党员带头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巾帼带创“四美四化”美丽庭院;能人带富建起鱼苗场和养殖场等特色水产养殖业;乡贤带领投入1100多万元建设民宿、乡村集市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龙头带动引进梅州市九龙山矿泉饮料有限公司开发出“气质”和“梅珍”两个水品牌,发展特色饮用水经济,实现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近年来,白沙村通过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制定村庄总体规划,组织清理300多亩的水域,整改通讯供电线路,升级改造道路,建设村内污水处理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脏乱差”的落后小村摇身变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本版撰文:南方农村报记者杨娉婧李丁丁
新闻推荐
港澳台居民养老保险或有新政 不足15年且在广东省累计缴费满10年的可继续缴费至15年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颖思)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关于进一步完善广东省港澳台居民养老保险措施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