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东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湛江 肇庆 江门 茂名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新岭南 > 广东 > 今日广东 > 正文

赶个天时地利人和 万人空巷观日食 广东全境可观测日偏食,公众“追日”热情高涨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6-22 07:09   http://www.kcqsx.com/


在广州塔附近拍摄到的日食。

在广州欣赏到的部分日食奇观。

在厦门演武大桥观景平台拍摄的日环食。新华社发

在广州观测到的日食。

深圳,日食复圆时一架飞机经过。

珠海,下午2时35分,太阳渐渐被遮挡了一角。

广州,众多市民欣赏难得一见的日食。

“来了!来了!”6月21日14时30分许,在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观测平台,等待许久的学生兴奋起来,纷纷指向天空,此时,备受期待的“超级日环食”正在上演。

夏至日偶遇日环食,在全国掀起了观测热潮,不少人前往西藏、福建等环食带所在地一睹“金边日食”盛况,而广东全境则均可观测到日偏食。

当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天文学专家团队,借助天文望远镜等设备进行观测并全程视频直播。该校副教授、天体物理中心成员刘怡表示,此次日环食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有利因素叠加而受到公众热捧,对于提高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大有助益。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卞德龙实习生黄晓彤

摄影(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记者董天健王俊涛张冠军肖雄鲁力关铭荣李细华符超军朱洪波

策划统筹:张志超

“金边日食”几乎接近全食

21日一早,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天文学教师王金便回到实验室,在观测平台上架起了两台天文望远镜。很快,该校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学生也赶了过来,对于这场日环食,他们期待已久。

“本次日环食的"食分"超过0.99,也就是说太阳整个圆面将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几乎接近日全食。”刘怡说,这样的“超级日环食”表现为暗的月影外镶着一圈金边,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金边日食”。

不过,要观测日环食,观测地点需要位于环食带上,并尽量靠近环食带中心。刘怡介绍,本次环食带在我国依次经过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但他同时表示,尽管广东并不处于环食带上,但全境都可观测日偏食,尤其是在梅州市与福建省龙岩市的交界附近,能看到的日偏食遮挡日面最大,达95.0%。

据介绍,本次日食在中国境内的历程,从西藏阿里地区初亏(北京时间约13:10)至台湾地区复圆(北京时间约17:30),全程历时近4.5小时。各地日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同,对于广东天文爱好者来说,初亏时间在14时30分前后,食甚时间在16时05分前后,复圆时间在17时20分许。

公众热捧日食刷屏

“功夫不负有心人!”15时许,市民常先生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短视频。作为天文爱好者的他专程赶赴西藏阿里地区观测,视频中,常先生成功捕捉到了“金边日食”——太阳的中心部分已被遮挡,细细的边缘仍然明亮,颇似在天空中悬挂着一个耀眼的“金指环”,景象十分壮观。

广州市民李女士则在楼顶天台使用简易的巴德膜眼镜进行观测。“抬头看时,一片漆黑中能看到月牙状的赤红色日光,这场景难得一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李女士说。

这天,不少人都被日食刷了屏。

事实上,在21世纪剩余的80年里,发生在我国范围内的日环食天象仅剩10次,其中5次将发生在我国极北或极南地区,环食带范围小、月球地影过境时间短,不便观测。因此,此次日环食观测时机非常难得。

刘怡分析称,这次日食受热捧,是因为它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因为发生在夏至日的日食难得一见,又恰逢周末,观测时机有利;地利,则是环食带经过我国大部分地区,同时很多地区都可看到日偏食;而人和,则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文化水平提高,天文爱好者的群体越来越大,因此这样的天文奇观一定会受到关注。

公众对天文学兴趣与日俱增

对于这场日环食带来的“全民狂欢”,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天文学专家王洪光非常兴奋。“这说明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同时大家对天文的了解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以往有了进步。”王洪光说。

王洪光介绍,近年来,我国天文学研究和教育发展很快,陆续建成了郭守敬4米光学望远镜、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贵州500米射电望远镜、“悟空”暗物质粒子卫星、慧眼X射线卫星等设备。同时,作为重要成员国,我国还参与了平方公里阵、30米光学望远镜等国际合作天文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在教学方面,10年前国内有天文院系的高校只有几所,到目前已达到16所,其中包括广州大学新成立的天文系。”王洪光说。

近年来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从国家层面到天文界都更加重视科学传播。“通过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天文学家和天文科普工作者有更多的渠道向公众传播天文知识,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加入到天文科普行列。”他说,科幻文学、影视作品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天文科普,《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便是鲜明例证。“天文界、文学界、媒体的良性互动使得天文科普比以前更立体、多元和有趣。”王洪光说。

广东的天文科普同样非常活跃,政府、学会、高校、科普机构、媒体、中小学和民间爱好者发挥了协同作用。王洪光介绍,广东天文学会在青少年天文科普方面颇具特色,开展了天文观测、竞赛、讲座、冬夏令营等特色活动,而2005年起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则是目前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省级天文知识竞赛,有效促进了省内青少年天文科普。

新闻推荐

“红色基因岭南情”展览在华南美术馆举行展出近百幅作品

画展展出何永生近百幅作品。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葛宇飞摄影报道)前日,“红色基因岭南情”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何...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赶个天时地利人和 万人空巷观日食 广东全境可观测日偏食,公众“追日”热情高涨)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