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花一杯奶茶钱就能获得一次舒适的按摩体验。
传统按摩椅与“可变身”的按摩椅,两者按摩功能并无大区别。
不同部位的小型按摩器集合在一体,需要放置在沙发、椅子上使用。 □图/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颖婷
逛街时经常会在大型商超里遇到共享按摩椅,只需花一杯奶茶钱就能获得一次按摩体验。特别是在电脑面前忙碌了一天后,全身筋骨酸痛难耐,坐在按摩椅上享受片刻,整天的疲劳顿时就被“洗刷掉”。得益于共享按摩椅的普及,人们对健康型消费的需求上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家也购置一台按摩椅。
沙发也能“变身”按摩椅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共享按摩椅普遍为用户提供三种服务模式:5~10分钟短时间体验、20分钟放松按摩、30分钟全身消除疲劳按摩,收费在15~30元之间。正坐在按摩椅上体验的李阿姨说道:“逛街逛久了想休息下,正好看到按摩椅,价格也不贵,便一边休息一边按摩了。”记者了解到,共享按摩椅大多放置在电影院门口、餐厅排队处、高铁候车处、汽车4S店内等人流密集、需要长时间停留的区域。自从共享按摩椅出现在各个公共场所,人们也培养了使用按摩类保健产品的习惯,促使按摩器具走入寻常百姓家中。
如今,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家用按摩的产品也变得丰富多样。一种是小型按摩器,这类产品只能按摩单个部位,比如肩颈、腰背、腿部,按摩方式较为单一,价格在100~1000元左右;另一种是按摩套装,将针对不同部位的小型按摩器集合在一体,这种套装不能单独使用,需要放置在沙发、椅子上,有多种按摩模式,价格在2000~5000元左右;最后一种便是按摩椅,它拥有前两种产品都没有的手部按摩,部分产品能完全放平,当成一张床使用。高端产品还有泰式按摩功能,带来更放松的按摩体验,价格在10000~30000元左右。
然而,对于被称为“后浪”的年轻人来说,设计单一的传统按摩椅放在家中,会担心与装修风格大相径庭。记者在傲胜广百百货店看到,按摩椅中似乎混入了一名“卧底”,其看上去与普通沙发无异。店内导购员张小姐介绍:“它可从普通沙发变身为按摩椅。”在她的演示下,头部按摩珠从椅背升起、腿部按摩架从底部抬出,变成了人们心中按摩椅熟悉的样子,“这款按摩椅设计时尚,功能不比传统按摩椅逊色,价格10000元出头,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据了解,这种外表家具化的按摩椅,价格介于按摩套装和传统按摩椅之间,低至6000~8000元,高至10000~15000元,通常拥有头部、肩颈、腰背、腿脚的按摩功能,缺少臀部、手部的按摩。不过这个功能配置,可以轻松满足年轻人的按摩需求。目前,此类产品只有业内少数龙头品牌在售。
或将实现千亿市场规模
伴随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健康型消费的需求上涨,按摩器具便是其一。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这一群体普遍具有不错的消费能力,也是按摩椅的主要消费群体。由于按摩椅的价格比其他按摩器具产品要高,因此其占行业销售额的比重也较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按摩椅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6%;小型按摩器产品中,脚部按摩器相关产品所占份额最大,约为30%,其次为肩部按摩器和按摩靠垫等。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按摩椅产业及共享按摩椅市场分析报告》,中国亚健康人群已超过75%,且在各年龄段的分布较为均匀。我国中等收入以上城镇家庭户数约1.6亿户,约10%家庭购买按摩椅,按摩椅均价6000元,中国按摩椅国内市场将实现千亿市场规模。
而广东也是我国按摩器具的生产主力军之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0年3月,广东有近600家相关企业在业,占比我国按摩器企业总数的17.68%,位列全国第二。
市场渗透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是按摩器具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2016年以来,市场得到快速增长,行业已逐步形成品牌化竞争趋势。以按摩椅为例,目前国内按摩椅市场中,荣泰、傲胜、奥佳华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方面,处于国内市场较为领先的位置;而进口品牌松下、稻田和富士等虽然品牌知名度较高,但其产品主要出口至本国市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有限;其他二线自主品牌如艾力斯特等,也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而三线及三线以下品牌,品牌差异度较小,品牌知名度和占有率均较低。目前,国内按摩椅市场处于行业竞争者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的阶段。
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按摩椅的渗透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华创证券研究数据,当前我国大陆按摩器具市场渗透率仅为1.13%,明显低于日韩等国外市场。虽然我国是全球按摩器具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中心,但行业内自主研发产品较少,缺乏自主品牌,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呈现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较少的特点。
随着我国按摩器具行业的不断壮大,近年来,业内龙头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也加大了研发力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2019年业内上市企业研发支出,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3%以上。
新闻推荐
扫码可看《意见》全文详见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