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重点介绍广东省全面加强农贸市场等各类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6月17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重点介绍广东省全面加强农贸市场等各类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在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严峻。在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情况下,广东省也可能出现输入零星散发病例甚至聚集性疫情,“这就要求我们的防控工作不能有任何的松劲、松懈、懈怠,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广东省卫健委提醒:
市民前往这三类地方必须要戴口罩
段宇飞表示,广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同时在防控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增强公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每一个公民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我希望自5月30日以来,有去过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与该地区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市民,请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报告,主动配合做好健康管理。”段宇飞说,对于个人而言,预防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不要放松日常防护。
为此,他提醒市民要随身携带口罩,“一种人群、三个地方”必须戴口罩,段宇飞详细解释,“一种人群”指的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必须戴口罩。“三个地方”指的是到超市等人群密集地必须戴口罩;乘坐交通工具或到密集场所必须戴口罩;到医疗机构必须戴口罩。
此外,市民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若有感冒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或医院就医。
重点加大对中高风险地区来粤返粤人员追踪力度
据介绍,截至6月1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28例,含境外输入233例,目前在院27例,广东省已有50天没有出现本地确诊病例。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段宇飞说,广东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防止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据介绍,广东进一步加强机场、港口、码头、火车站(含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等交通联合检疫,继续对中高风险地区来粤返粤人员采取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和发热人员转送等措施,并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诊所的哨点监测作用。
在对重点人群的排查上,广东各地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信息进行逐一落地核查,并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对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粤返粤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重点加大对5月30日以来有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活动史的高风险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协查追踪力度,并在第1、第14天开展核酸检测,确保排查管控到位。
另外,对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粤返粤人员落实社区健康管理,做到“三个一”: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问诊,查验一次健康通行码,并在抵粤当日进行核酸检测,视具体情况实行居家隔离。
纳入社区管理的,要求减少人群聚集活动,密切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自我开展体温监测。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可直接报当地疾控中心或拨打120就诊。
全面加强农贸市场、
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整治
在会上,段宇飞还提到要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开展对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大型超市、餐饮场所特别是学校和医疗机构等的集体食堂,冷冻生鲜食品加工、存储场所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开展环境样本核酸检测。对上述场所单位包括采购人员在内的从业人员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
段宇飞介绍,督促指导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省疾控部门已在21个地市开展市场环境、重点食品品种以及从业人员的应急监测。
目前广东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各类重点场所的综合整治,落实各种环境消毒措施,督促农贸市场、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秩序,加强市场内档口排列、屠宰工具、以及公厕、水池、垃圾收集等设施的保洁和消毒。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城边村、城乡接合部、老旧居民区、学校等重点场所的治理。
此外,加强农贸市场疫情应急处置,广东省已制定了广东省常态化防控阶段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各地也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预案,理顺部门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重点场所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表明防控措施有效
会上,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介绍了广东对重点场所的监测情况。邓惠鸿介绍,广东对重点场所的监测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在6月13日上午,省疾控中心组织各地疾控中心在全省开展市场环境、重点食品及从业人员的应急监测。
截至到16日24时,全省各地疾控中心在农贸市场、综合市场、水产品零售批发市场、超市等387个市场采集环境样本,重点实体表面涂抹样本共6692份,其中市场环境样本3709份(含海产品档口样本1656份、水产品档口样本812份、冰冻肉类档口样本1241份),重点食品样本2983份(含海产品样本1785份、水产品样本462份、冰冻肉类样本736份)。
经过检测,上述6692份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邓惠鸿说,“与此同时,全省共采集农贸市场、水产品零售批发市场、超市等从业人员样本1753份,经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阴性。”
其次,省疾控中心近日开展入境人员管理各环节的环境监测,主要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区域、边检口岸、入境中转点和转运车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酒店等采集环境样本165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邓惠鸿还透露,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疾控中心持续开展公共场所环境监测,共采集各类公共场所环境中的门把手、座椅扶手、电梯按钮、非自动水龙头开关等高频接触物表样本共25743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上检测结果表明,广东省公共场所的环境是安全的,也表明广东省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邓惠鸿说。
检查农贸市场1.8万个次
暂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近期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介绍,省市场监管局将从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食品生产销售餐饮全链条监管、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等四个方面入手,全力做好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麦教猛说,“这周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农贸市场1.8万个次,检查档口20.4万个次,检查活禽经营者3.4万家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6.1万个次。从检查情况来看,暂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秩序总体稳定。”
对农贸市场,市场监管部门实行“一人一场”监管,督促农贸市场开办者落实对环境、人员和物品的防疫措施。同时,督促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活禽经营市场“1110”制度,即“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售市场当日活禽零存栏”。
麦教猛还提到,针对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其重点加强对海鲜、猪牛羊肉等食材的进货查验,确保来源可追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测和日常管理,严格场所清洁消毒,强化聚集活动管控,禁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何生廷麦婉诗■摄影:新快报记者龚吉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秋玲通讯员姚志豪吴彤)日前,省水电医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开展胆脂瘤型中耳炎微创及听力重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