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罗展辉向记者介绍公司业务。
②疫情期间捐款,履行社会责任。这是本报对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的一次深入采访,这是一个有趣、往往又被市民和商界忽略的题材。
谈吐儒雅的罗展辉是一位“80后”,与人们眼里的“破烂王”形象大相径庭。入行16年,罗展辉每天与边角料打交道,始终提醒自己要把传统行业做出新意;如今,他成为源自中山、业界知名的新时代“破烂王”,构筑了集金属回收、分类拆解、金属冶炼、新旧材料交换、信息平台建设于一体的全供应链。
罗展辉总结说:“做事要专注,做出技术含量,把供应链做全做强,把"互联网+"等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元素融入产业,就能突破传统和常规。”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洪喜鹏
入 行
专注胜于“广撒网”,只做金属边角料
21世纪初,罗展辉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投身再生资源利用行业,他相信自己能创出一片天地。
“我是客家人,老家在梅州五华,爸妈、家族乃至整个村子的乡亲,都在做这个行业。”罗展辉说,“在外地上大学,学到新知识,接触新事物,产生新想法。做这行要突破传统"收废品"的定位,加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元素,做成公司,做出一个有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
彼时,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颇为“简单粗暴”。从业者付款给上家,收来各类废品;转手卖给下家,赚取中间差价。废品行情大起大落,收益也在盈利和亏损之间徘徊。与此同时,国家及各个产业的环保意识快速增强,罗展辉意识到,“收废品”要升级到“再生资源利用”范畴,才能长久做下去。
“收回来的废品和边角料,来自普通金属、贵重金属、稀有贵金属等领域。什么都收回来,不够专业。一天只有24小时,做事要专注、专心、专业,这比短期的"广撒网"强得多。”罗展辉说。
此外,收购金属同样不能“广撒网”。罗展辉只瞄准大型上市工厂、国企产生的边角料,并提供质量精准评估、货款现结、快速物流配送等当年行内少见的服务。
最终,团队得到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的认可,陆续获得长期年度合同。罗展辉说:“变压器、塔材、线材产生的边角料,包括铜、铝、不锈钢、钢铁、锡、锌、镍等原料,从十几年前到现在,我始终围着这些边角料打转。如今,只要看一眼,就能判断出金属的品种、名称、含量、当天原料价和废料价。”
升 级
逐步掌握一手货源,专心构筑全供应链
“整个再生资源利用行业,伴随国家注重环保的大潮而逐步风生水起。”2003年,罗展辉在中山开办国兴公司;2008年,成立广东金鑫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近年,再创办广东叮叮当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培育涉及全供应链的各家公司,形成集团化运作模式。
入行十几年,罗展辉琢磨出再生资源利用的发展规律,他用“有限资源,节约利用;无限资源,循环利用”16个字予以总结。“资源是有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才利于环保。整个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处于这个产业链的中层,我们要不断升级,更深入地研究边角料。”
为此,罗展辉只瞄准金属边角料的一手货源,从不收购企业或同行主动送过来的材料。另一方面,早在国兴、金鑫公司成立伊始,他就坚持在服务、资金、人才等方面不断升级。
罗展辉举例说:“宁愿熬过暂时的困难,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也要招聘高级人才。高素质人才在网络、公关营销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创新,做起事来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收购废料要有选择性,找大企业,找一手货源,找规模尽可能大一些的标的物。”
他强调说:“此外,要跳出行业看行业,从其他行业的成功运营经验中汲取营养和创新思维,我一直鼓励自己和员工多"充电"。2014年,我在北京大学拿到了E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创业至今,罗展辉带领团队建立自有优势,在中山、惠州、清远、江西等地先后建立集拆拣、分类、加工、打包、仓储、运输于一体的运营基地,让全国货源在中山实现“大进大出”。2015年,企业走出中山,在江西上饶兴建143亩园区,创立再生资源一体化产品分化加工冶炼基地,生产无氧铜柱、铜锭、铝棒、铝锭、无氧杆、低氧杆等产品。
近年,金鑫集团又在环保处理、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初步形成全产业链闭环,实现“巧借边角料,书写大文章”的效果。
经 验
正规运营重视环保,现金流要“充足再充足”
再生资源利用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广东金鑫从行业公司发展为全供应链集团,罗展辉总结了一些经验,可供各类重资产企业参考。
“最重要是现金流,它比利润更重要。”罗展辉解释说,“在我们这类行业,现金流的平均水平约为库存不动产的30%至50%,也有同行通过借贷和资本杠杆承接大生意。然而,广东金鑫的现金流始终保持在库存及不动产总和的200%以上。”
为此,该企业采取了“现结现款不拖欠”的方式去运作。罗展辉说:“通俗地说,收购废料一分钱不差人,销售产品差一分钱不给人,省去市场上因欠货款的一切不必要的因素。”
2020年发生的疫情波及百业,广东金鑫受到的影响却不算大。罗展辉总结说:“没合同,不做事,重资产企业一定要正规运营。例如,收购金属废料通常以一年制合同形式执行,预防外界环境突变、金属价格大起大落而影响企业。另一方面,要在清仓、加仓等方面注意技巧,从长远思维的角度保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罗展辉建议,重资产企业和行业一定不能在环保投入方面“抠门”。
他解释说:“既然选择了重资产运营,就要在环保方面力争做到当地示范水平。环评立项、环保运营、排污许可等资质一项都不能少。大项目的招投标,往往对环评、排污有着严格要求。企业做不好环保,别想拿大单。”
对 话
企业向供应链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整合创新资源才能焕发“虎威”
●记者:许多企业都打算向“供应链企业”转型。金鑫集团先行一步,目前有何成效?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
○罗展辉:广东金鑫从21世纪初单纯“收废品”,发展至今集合了金属回收、冶炼、生产、销售、信息共享等功能,成为具有省级再生资源交易服务资质的企业,也算是向着“供应链企业”前进了几步。
这类企业可以做更多创新服务,例如“废料换原料”,工厂卖给我100吨金属废料,我给工厂85吨金属原料;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里,省去一系列环节,让工厂在整个过程中不必支付现款,节省开支达2%至5%。
另一方面,“供应链企业”还未彻底成型,仍需要持续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例如,我和战略合作方正在打造“线上+线下”的OTO平台,让线上销售渠道、线下采购渠道实现融合,两者齐头并进,最终促成供应链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彻底贯通。
供应链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信息流通、产品质量、客户服务、资金沉淀都需要创新。企业相当于二次创业,必须把事情做成功。
●记者:中山经济处于“重振虎威”进程,你们能做些什么?
○罗展辉:中山及珠三角是制造业发达地区。有制造的地方就有工业,有工业的地方就有金属回收需求,这是广东金鑫等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存在的意义。中山发出“重振虎威”的动员令,作为回应,广东金鑫朝着供应链企业的方向全力加速转型,加快吸收和培养人才,加强业务营销拓展,进一步把区域性业务做强做大。
另一方面,本人和企业积极参加中山市梅州商会、再生资源协会等组织。支持商协会,把自己积累的公共资源实现共享,支持各类企业和产业,通过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让企业持续履行社会责任。
当下是信息社会,各类商协会在政府、产业、企业、从业者之间搭建了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也是供应链优化整合的有效渠道。把单体的企业转化为产业的群体优势,为中山经济创建资源共享、协同进步、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也是助推重振虎威的一种体现。
新闻推荐
广东省出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 对所有求助人员安排核酸检测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强)救助管理机构要对所有求助人员测量体温并安排核酸检测;疫情低风险地区的救助管理机构可不实施封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