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高考录取现场。信息时报记者 梁钜聪 摄(资料图片)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郑植方
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梯度志愿?两者有什么不同?针对两种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什么?信息时报记者为各位考生梳理平行志愿与梯度志愿的概念与区别,供大家参考。
平行志愿
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
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便是“平行志愿”。若不懂什么是“平行志愿”,将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因此,这个问题必须重视。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低排序和院校志愿先后顺序投档,投出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具体而言,平行志愿按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高的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A、B、C、D、E、F、G、H、I、J、K、L、M、N、O等院校志愿依次逐个检索档案。即投档时,分文史类、理工类将考生按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检索,然后按志愿顺序一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F、G、H、I、J、K、L、M、N、O等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档A志愿院校,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后续的B志愿……以此类推。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若以生活小事代入进行解释,不妨以游乐场排队作为例子。众所周知,到游乐场游玩某项设施时,所有游客都必须遵守一个规则,那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轮候。这就相当于平行志愿中的“分数优先”,按照分数高低的顺序进行排列。“遵循志愿”则好比某位游客终于等到了空位,那么他就需要按自己预先想好的意愿选择座位。
不过,有时候自己第一喜欢的座位(就像填报志愿时填报的第一院校志愿)已经满座了,那就只能继续检索第二喜欢的位置;如果也满座了,那就只能继续检索第三喜欢的位置,这个过程与“按顺序检索志愿”相似。而一旦选好了位置上车,那就不能反悔再选择其他座位。这就相当于“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梯度志愿
以“志愿优先成绩排序”为原则
与平行志愿一同经常提到的,还有“梯度志愿”。梯度志愿又被称为“顺序志愿”,往年在艺术类院校(专业)统考+校考、校考等方面仍实行梯度志愿录取。
什么是梯度志愿呢?梯度志愿是指在录取批次中,填报的若干个志愿有先后顺序,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的原则进行投档,由高校按照志愿顺序进行录取。梯度志愿投档时,省招生办根据考生院校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先投第一志愿高校。第一志愿高校录取后,有缺额高校再投二志愿。
例如,A考生考了541分,第一志愿是X院校,第二志愿是Y院校;B考生考了531分,第一志愿是Y院校。如果A考生没有达到X院校的投档线,达到了Y院校的投档线,而B考生也达到了Y院校的投档线,则B考生会以第一志愿优先A考生投档到Y院校。如果Y院校在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中,已经录满,将不再考虑A考生。
以生活上的例子作解释的话,不妨想象在食堂打饭的场景。学生进入食堂后,就和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一样,可以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窗口,作为“第一志愿”,这就是“志愿优先”。既然来到了这个窗口排队点菜,那么就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等候,轮到自己点菜时再点,这就是“遵循分数”。
梯度志愿VS平行志愿
排N次队与排一次队的区别
可是,如果因为自己所在窗口的队伍太长,而该窗口的饭菜较少(如学校的招生人数),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情况:还没轮到自己点菜,该窗口的食物就已经售罄收摊了。那么不好意思,这就意味着你没有打到菜也就是没有被录取。这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到别的窗口排队,这就是“第二志愿”。以此类推。
不过,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当你去第二窗口、第三窗口甚至第四第五窗口时,那些窗口的食物是否还有呢?你又是否能点上菜呢?
由此,可以总结出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的区别。首先,梯度志愿是先找目标,后排队;但就正如在食堂窗口排队打饭一样,每位考生都可以有N个目标,排N条队。只是,考生理论上可以排N次队,有N次投档机会,但投档成功率逐次递减。
而与梯度志愿不同的是,在平行志愿里,考生需要先排队,后找目标,有且只有一条队。这也就是说,每个考生只能排一次队,有且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投档时依次逐个检索志愿,检索成功的几率不会逐次递减。
平行志愿可降低志愿填报风险
据省考试院负责人介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几所平行的高校,志愿的选择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能够减少考生志愿填报时的心理压力。
同时,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较好地解决高分考生落榜问题。平行志愿实行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时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进行投档,增加考生的投档机会,较好地解决了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问题。
除此之外,实行平行志愿,大多数院校可能在一次出档时就会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断档现象将会大为减少,有效规避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
名词解释
平行志愿
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低排序和院校志愿先后顺序投档,投出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具体而言,平行志愿按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高的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A、B、C、D、E、F、G、H、I、J、K、L、M、N、O等院校志愿依次逐个检索档案。即投档时,分文史类、理工类将考生按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检索,然后按志愿顺序一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F、G、H、I、J、K、L、M、N、O等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档A志愿院校,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后续的B志愿……以此类推。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梯度志愿
指在录取批次中,填报的若干个志愿有先后顺序,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的原则进行投档,由高校按照志愿顺序进行录取。梯度志愿投档时,省招生办根据考生院校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先投第一志愿高校。第一志愿高校录取后,有缺额高校再投二志愿。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记者林曦实习生李悦通讯员雷少波索莎杨蔼为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而生的5G新型基础设施,一头连着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