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农民画变身手信文创
“广东三宝”之新会陈皮
王富桢
刘汉新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黎存根实习生杨喜茵
旅游纪念品(手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张独特名片,在给游客带去回忆的同时,也为当地增色不少。在广东省内旅行,遍览美景、感受岭南文化、享受惬意旅途之余,除了大家熟悉的鸡仔饼、广式月饼、腊味、糕点、水果等特产食品之外,还带什么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手信)回家馈赠亲友最合适?这一直是很多游客颇为关心的话题。
广东手信不只有美食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入围作品名单,384件参赛作品入围决赛。据悉,该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于去年12月31日在广州启动,大赛以“创意改变生活文化提升品位”为主题。
其实,广东为文旅手信举行大赛,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15年12月28日,当时的广东省旅游局主办了以“广东手信,三生有幸”为主题的广东手信文创设计评选大赛,评选结果在2016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发布,广东旅游手信展示墙成为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让不少市民、参展商和游客感叹:原来广东手信不仅有美食,还有如此之多的精美工艺品,体会到了粤文化的丰富多彩。
不仅省级文旅主管部门重视广东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设计,各地市也在大力支持本地手信的文旅融合发展。8月25日,为打造一体化的惠州手信品牌标识系统,提升惠州手信产品文化内涵及创意设计,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启动了“岭东雄郡·惠州有礼”2020惠州手信品牌标识暨文创设计大赛,旨在打造“有温度、有历史和有文化,能在惠州百姓当中有共鸣、有共情”的文化新名片。
在此之前,惠州市也选出了50款具有浓厚惠州特色、惠州文化底蕴,品质上乘、携带方便的产品成为“惠州手信”。
业内访谈
受访人:王富桢(联结者企服创始人、东莞创意旅游开发总经理)
观点1:广东手信文创需要整合产业链
手信是当地生活方式和产业的延伸,广东手信文创产品多数以打造岭南文化的设计纪念品为主,具有收藏功能和品尝等价值。目前广东地区做手信产品整合的比较少,更多的是关注某个板块的手信打造。例如在东莞麻涌,手信产品分布在不同的商家或手艺人手里,这样的发展形态令手信服务链条不全面,从而导致生产的服务功能有缺陷。
正因为目前广东手信是分布在不同商家,而一般规模小的商家很难达到QS(食品“质量标准”)认证水平,这会限制食品类手信的发展。而传统手工艺人制作手信,由于手艺继承人稀少,难以量产;另外在审美上,年轻消费者追求更有视觉冲击力的产品,而老一辈的手工艺人坚持传统技法,这使产品在审美上容易与年轻消费者产生隔阂。因此,手信生产需要一个整合平台,给手信商家提供完善、标准的服务。
广东省的手信文创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广东省内的文创服务链条尚未完善,从事文创行业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文创产品的投入期长,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精力;2、文创产品的商业变现环节十分薄弱,产品的投入与售价不成正比。市场上售价太高,愿意购买的人少;如果减少精力的投入,又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3、市场与文创产品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这就需要有一个平台做支撑,目的是为了减少中间服务环节,让手艺人和工作坊更加专注于文创研发层面,将市场交给市场渠道,令文创市场更具生命力。
观点2:手信文创重外表更要重文化内涵
如果文化产品只注重包装美观,生命力是不持久的,文创设计还应该注重文化内涵。例如,近年来,国潮盛行,年轻人参与的国潮系列设计在色彩和图案上都非常吸引眼球,但在内涵表达上仍有欠缺。而传统手艺人设计的图案,做出来的产品,注重每个细节,可谓精雕细琢,两者要是能结合起来就是非常好的组合。在未来,结合数字化打造文创产品的可能性很大。
广东文创产品对于故事性的表述偏弱,缺乏代入感。未来打造地方手信需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挖掘文化故事内涵,以情景式呈现,保留游客对景区最难忘的回忆,建立情感联系。
我们也要正视,广东的旅游城市分散,并没有可以集中购买文创产品的地方,产品曝光率低,一般游客对广东文创的印象相对薄弱。虽然广东地区的特色手信非常多,但缺乏一个平台将之整合,再以主题文创节的方式对外展示。因为通过展销会,才能让消费者了解到广东文创的独特性,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我们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加大对传统手艺的学术研究力度。只有当传统手艺到达一定的社会高度,公众对它的关注度才会上升,发展成文创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例如在云南大理,手艺人和创客更关注如何将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第三方合作,通过现代住家方式和传统手艺的结合打造文创产品。另外一种模式是打造传统手艺体验课程,拉近游客与传统手工艺人间的距离。
受访人:刘汉新(惠州民间艺术大师、惠州彩瓷工艺传承人,绘制彩瓷至今三十八年,独创东江紫沙堆彩画法)
挖掘东坡寓惠文化打造本土文创品牌
我们向各地游客介绍惠州,少不了要介绍苏东坡。清代惠州才子江逢辰所写,“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东坡寓惠文化已成为惠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本地手信文创的发展,也离不开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打造本土文创品牌。这其中,东坡寓惠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注脚。
惠州市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和支持本地手信文创的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正在打造惠州以“东字号”、“惠字号”、“葛字号”等本土文创品牌,形成体系化的文创手信体系;加强文创手信的创新,体现时代特色,融入高科技表现形式;同时,加大对外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惠州文创品牌深入人心。
惠州本土的传统艺术,如汉新窑的彩瓷工艺,与东坡寓惠文化相结合,以东坡寓惠的内容为核心,以彩瓷为表现形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文创产品。东坡寓惠的系列产品可用更多形式转换,从实用性、观赏性等方面不断加强开发。2020年“东坡寓惠彩瓷”系列荣获惠州手信50强产品。
同时,通过政府部门举办的2020惠州手信品牌标识暨文创设计大赛,文旅专家聚集惠州出谋划策,湾区青年创客结合我们本地的文化,相信能设计出更受年轻人和游客欢迎的惠州手信文创作品。
新闻推荐
自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允许旅行社有条件恢复跨省团队游业务以来,跨省游恢复已一月有余。其间,各地纷纷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