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广州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要求,广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浩钿代表市政府,11月27日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全市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据了解,这是自2013年市属金融类企业纳入市国资委统一监管以来,全市金融类企业首次向社会公开亮出“家底”。
金融类企业贡献全市国企利润1/4
从《报告》数据看,截至2017年年末,全市国有金融类企业资产总额15725.60亿元,负债总额14153.72亿元,所有者权益1571.88亿元,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市国企的50.39%、61.73%和18.98%,成为主要支撑者。
2017年度,全市国有金融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1.22亿元,上缴税费69.62亿元,利润总额163.75亿元,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市国企的5.36%、10.29%和24.84%,为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金融类企业资产规模翻番增效超50%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市国有金融类企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同比分别增长10.32%和15.98%,较2013年末实现翻番,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非金融类企业。
2017年度,全市国有金融类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费同比分别增长35.71%、10.72%和14.19%,均较2013年增长50%以上,实现了统一监管的预期目标。
银行业是金融类企业重头
据介绍,在全市国有金融类企业中,市属国企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占98.04%、99.26%和86.96%,营业收入、已交税费、利润总额分别占90.57%、93.49%和89.87%,是全市金融类企业名副其实的主要支撑者。
从产业布局看,银行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占83.46%和55.08%,证券业分别占4.44%和14.04%,保险业分别占0.15%和0.67%,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金融类企业分别占11.94%和30.09%,银行业成为全市金融类企业的重点布局领域,同时也是广州地区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类企业全球布局实现重大突破
《报告》显示,2014年越秀集团以116亿港元收购香港创兴银行,是国内首宗由地方国企完成的境外银行并购,也是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境外并购,创兴银行成为广州国资控股的第一家实现全球布局的市属金融类企业,并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为广州地区各类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有力支持。
在利用资本市场上,广州市金融类企业也取得重大突破,越秀金控定向增发100亿元重组整合广州友谊,成为地方国资第一家上市金控平台,广州农商银行成功在香港H股IPO上市,众诚保险挂牌“新三板”,资本市场上“广州国资金融板块”的“广州故事”日渐增多。
金融类企业实现上市公司零突破
培育形成广州农商银行、创兴银行、越秀金控3家上市公司,实现广州国有金融类企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广州国资金融板块”。
广州还打造了一批全国金融标杆企业:广州农商银行连续9年入选“全球1000家大银行”,连续多年荣膺“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标杆银行”,成为中国领先、全省第一的农商行。广州银行连续多年荣登全球银行排行榜500强和中国银行业100强。创兴银行跨境特色的综合性商业银行优势逐步显现。表率作用。
羊城晚报记者 严丽梅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唐珩、通讯员南宣报道:昨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简称“南航”,下同)与美国航空公司(简称“美航”,下同)在广州签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