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冉建民。 信息时报讯(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孙冰倩)在广州地区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信息时报与社会各界联合推出的“健康生活好风尚”倡议受到医疗专家的肯定。其中,对“早瞓少捱夜”倡议,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冉建民指出,长期熬夜可能“要命”,“早瞓少捱夜”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熬夜不仅是晚睡,睡不规律也算
“睡眠简单来说是涉及到体力的恢复。”冉建民指出,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在睡眠中达到最强水平,生物钟系统如各类激素的分泌也需要在睡眠的环境中进行。
事实上,熬夜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晚睡”这一种。冉建民告诉记者,熬夜还包括了睡眠时间较短、睡眠不规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的睡眠时间需要在7~8小时。
作为身体的调控方式,不论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还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都能满足规律生物钟的需求。不过,在睡眠状态下,松果体会分泌对人体行为调节具备重要作用的褪黑素,而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期在晚上11点到凌晨4-5点之间,因此在11点前进入睡眠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孩子而言,仍处于高速生长发育的他们多种与发育相关的激素如生长素、胰岛素等都在夜间达到分泌高峰,因此,建议10岁以下的孩子保持有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熬夜会增加急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熬夜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在媒体上、在临床上、甚至于在身边,都有不少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平时人看着好好的没有问题,但熬夜会带来突发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冉建民表示,另外一个“无形杀手”则是肥胖,会带来一系列更多的问题。
长期熬夜对身体会带来四方面的主要影响,其中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损害。
家长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早入睡
儿童需要在睡梦中让激素充分分泌“快高长大”。然而,或是跟随了父母晚睡的习惯,或是电子产品的沉迷使用,不少孩子的入睡时间一再推迟。
冉建民指出,帮助孩子尽早入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家长应该首先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其次,对于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可以采取主动限制的措施。“年纪小的时候就常熬夜,以后再想早睡就困难了。”
长期熬夜有什么危害?
1.神经系统:长期熬夜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脾气性格等方面改变。
2.内分泌系统:生物钟规律破坏后出现各类激素的分泌异常,如出现糖尿病、体重增加;皮肤出现皮肤粗糙、痤疮、斑点等;毛发变黄、变脆等。
3.心血管系统:受熬夜影响最大,血管痉挛、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的可能陡增。肾上腺素分泌改变还容易出现高血压等异常。
4.免疫系统:出现抵抗力下降,容易有感冒发烧等;长期的睡眠紊乱会导致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监控的缺失,造成肿瘤的发生。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肺癌、乳腺癌在熬夜人群中更高发。熬夜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 2A 类致癌因素。
如何帮孩子尽早入睡?
1.跟孩子约定一个比较恰当的作息时间。
2.减少睡前的各种刺激性因素。如电子产品、喝过量的水等。
3.尽早熄灯让褪黑素分泌得以分泌,帮助入睡。
4.家庭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做好示范作用。
新闻推荐
广州打私部门上半年开展“国门利剑2020” 打击冻品食品等走私违法犯罪查获涉嫌走私冻品8475吨
警方在行动中查获的大马力快艇。警方查获的涉走私冻品。警方查扣的加油车。严打走私冻品食品等违法犯罪,一直是打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