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广泛、时间超过8年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肠癌几率比普通人高。此外,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50岁以上的人群,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辉教授表示,要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多运动,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戒烟限酒,还要规范进行肠镜筛查。
肠癌与肠息肉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一般需5-10年(也存在少数进展较快的病例)。
杨辉介绍,肠息肉的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时或大便后加重的腹痛弥漫性的腹痛、带蒂息肉脱出肛门(低位直肠息肉因位置较低,有时会脱出肛门外)及肠道外症状如皮肤黏膜色素斑应考虑是否患了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
但是,绝大部分肠息肉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是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结肠镜检查是检测结肠息肉和结肠癌最敏感、最直接有效的一项检查。检查中若发现息肉,息肉比较小的,医生会用活检钳直接钳除;息肉比较大的,医生会建议电刀切除,或住院择期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新闻推荐
珠江流淌不息,广州因时而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复杂形势,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广州正畅通新流量、打造新区域、拓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