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好商量
2020年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第六期关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广州市政协委员们在走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时得知,即使广州市已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基层医疗卫生设施设备不足、“信息烟囱”亟待改善等难题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直存在“头重脚轻”之痛。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一方面导致看病难,另一方面也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近年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成为医改的重中之重。随着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分级诊疗效应初步凸显,开始逐步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可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长期存在,无论是自身能力的建设,还是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了基层医疗卫生的短板,也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显露无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痛点在哪里?这已是老生常谈,一是人才不足,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留不住好人才;二是服务能力不强,留不住患者。就拿人才来说,广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人难留人”问题突出,按照广东省按8人/万常住人口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的标准,广州仅达到7.46人/万常住人口,而全国的平均水平达到11.3人/万常住人口。
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需要尽快疏通痛点。在政协委员们与政府部门的协商中,不难看出,目前的强基层的政策取向非常明晰,无论是争取年底前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缺编问题,通过改革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启动“广州·伯明翰全科医生医联体共进计划”给全科医生技能提升的平台与机会,还是逐步建立完善市级层面的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都是着力于解决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的痛点难点,让人才流动起来,让医疗资源流动起来,所谓通则不痛。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需要长效机制,必须常抓不懈。既要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硬件上持续投入,也要在技术、管理、政策等软件上补齐短板,尽快化“痛”为“通”。
(谭敏)
新闻推荐
建行广州分行等金融机构为广州直播电商发展增添经济动能 百亿融资助力打造直播电商之都
从化山间荔枝直播助农扶贫活动。受访者供图□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梁海祥广东作为经济大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