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节气的到来,预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从这天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天辅安中医馆全科中医师全汉权说,现在江门的天气还是以干燥和寒冷为主,养生应注意滋补润燥、防寒保暖。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蔡昭璐通讯员梁家雯
日常起居睡好“子午觉”
冬天,浊气、废气容易积聚在地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到阳光出现后才出外活动,这样可减少浊气废气的吸入及避免寒邪伤身。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消耗。全汉权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很重要,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此外,冬至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
无论什么时候锻炼都不可少,但是冬至后的锻炼要适度,尤其是晨起锻炼要减少。因为冬天人的免疫力和身体机能会处于相对低谷状态,如果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是不利于阳气闭藏的,非明智之举。全汉权建议,老人在冬天可进行太极、散步、八段锦等运动,有益身心。
饮食调养可适当进补
《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使食物发挥其滋补功效。同时冬季天气干燥,人体易被燥邪所伤,因此,饮食上最好以滋补润燥为主。
全汉权表示,此时可适当进补,进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但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可以多吃萝卜、银耳、百合、马蹄、甲鱼、泥鳅、羊肉等食物,还可以用雪梨煮汤,有清热解毒,润燥润肺之效。“银耳百合莲子汤可以健脾、补肾、润肺、美容养颜。老母鸡炖党参可补气血,适合四肢冰冷、月经过多、气血不足的妇女食用。”全汉权介绍道。
★五款御寒粥方推荐
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易伤人的阳气,易致气血郁滞。在粥中搭配温补之品可以助阳御寒,全汉权为大家介绍民间常用的御寒粥方五款。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粥疗方甘温助热,凡胃火炽盛、湿热内蕴、肝阳上亢及感冒患者慎用。
羊肉粥:选瘦羊肉250克与萝卜1个同炖,先去羊肉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入大米150克熬煮成粥调味。《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肝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堪称冬季的温补佳品,适合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虚寒体质者食用。
韭菜粥:先把粥熬熟、再把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内含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物质。熟韭菜甘而补中。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暖下、补中通络。凡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效果更佳。
栗子粥:取板栗十余个,剥壳和米煮粥而食。栗子甘温,除含糖量高外,还有不少脂肪酶,具有养胃健脾、壮腰补肾之功效,适宜肾虚畏寒、腰膝无力者食用。
海米粥:取海米25克和大米煮粥。海米性温味甘,是强壮补精之佳品。海米粥常为肾阳虚所致的阳痿早泄、畏寒体乏及腰膝酸软者食用,其补肾壮阳之功效尤显,但身患疮疥、湿疹、癣症等皮肤瘙痒者忌食。
核桃粥:取核桃肉50克捣碎与大米100克煮粥食用。核桃肉含丰富的亚油酸,有补肾、养血、健脑和强筋骨的功能。本方温补精髓力强,常食可增强御寒能力,特别适宜年老体衰、病后虚弱者食用。
医学指导
全汉权:国际中医师、全科中医师,擅长采用肿瘤学会推介验方分型诊治肿瘤病人;兼治各类妇科常见杂病、不孕不育、内分泌调理及心脏病、高血压、中风、胃肠病、肝胆、糖尿病、前列腺、亚健康调理、中西药治疗儿科常见病等。
新闻推荐
感冒治疗不及时,竟会致命? 医生提醒:感冒后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加重病情
医学指导张爽: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在奥地利维也纳Heizing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