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式婚纱的胡必有夫妇在自家门前拍婚纱照,胡必有高兴地捧着老伴的脸。通讯员 李光辉 摄 志愿者在给李青拍唐式婚纱照。 通讯员 李光辉 摄
记者陈凯杰通讯员赵壮杰赵冰洁全任庆
“爷爷奶奶看过来,一二三,笑一笑,十年少!”在一声声的“咔嚓”声下,一张张温暖美好的婚纱照出现在相机里,照片中身穿时髦西装和洁白婚纱的主角并非年轻人,而是一对对年过五旬的农村老年人。
记者了解到,广东医科大学30名大学生在暑期自筹资金,张罗起为广东信宜洪冠镇翻南村几十名50岁以上的老人无偿补拍婚纱照的活动,希望让从来都没有拍过婚纱照的农村老年人也“时髦”一把。
希望为100对
农村老年夫妇补拍婚纱照
据了解,这30名学生均来自该校银龄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系该校为数不多致力于老年人服务的队伍。为农村老年人拍婚纱照正是该服务队“情寄婚纱白首不离”拍摄暮年婚纱照“三下乡”系列主题之一。据统计,该服务队从去年开始,至今已为20多对农村老年人补拍了婚纱照。
许泽娜是该服务队今年“三下乡”队伍的副队长。她介绍,今年三下乡共筹得资金近万元,一部分资金用于为老年人拍照的化妆品购置和照片的冲洗等,所有资金均是30名大学生通过学校周边相关商家赞助和网上筹款所得。为节省活动经费,所用婚纱也是婚纱店赞助的。
“去年活动地点在茂名高州沙田镇,拍了17对,今年选址在信宜洪冠镇翻南村。”许泽娜说,队员们经过调研,该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相对较多,活动能够普及到更多人。
该校16级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郭泽锋是该服务队的队长,也是为农村老年人拍婚纱照的创意提出者。他说,爷爷奶奶那一辈,大多数人因为经济等原因,没能拍上一组婚纱照,希望现在为他们补拍婚纱照的活动可以让他们留下一些幸福的回忆,也给子孙后代留下老一辈的幸福纪念。“我们希望在拍满100对夫妇后,能够制作一个视频来记录下他们拍结婚照的过程,让本校甚至外校大学生加入这个行动中。”郭泽锋说。
记者获悉,银龄志愿服务队在给当地老年人拍完婚纱照后,会统一把照片发放到当地村委,每对老人可拍3张6寸照片,1张12寸照片。除了为当地老年人免费拍婚纱照外,该服务队还结合医学生特色,对当地村民进行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
1故事
退伍老兵结婚44年终于拍上婚纱照
翻南村退伍老兵黄英道和其妻子李青已结婚44年,两个人今年都71岁。黄英道高中毕业,李青小学毕业,两人都是翻南村少有的能识字的“文化人”。
据黄英道回忆,他和妻子相识于1969年,是通过村里的亲戚朋友介绍的。在两个人交往的过程中,黄英道正在服兵役,“在我当兵的五年里,我和妻子都见不上面,当时也没有电话,只能靠一字一笔的书信联系。”
1974年,黄英道退伍,同年便和李青结了婚。李青对记者说:“和老伴一起拍一张好看的婚纱照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趁着现在身体还好,拍张婚纱照,可以留给子女看看,也给自己当做个留念。”
记者了解到,在黄英道和李青结婚的那个年代,翻南村村民结婚时一般都是拜堂、摆喜酒宴请亲戚朋友等,没有机会拍上一张婚纱照。改革开放后,洪冠镇上才有了第一家拍摄婚纱照的店,但两人也一直没有机会到镇上去拍一张正式的婚纱照。
“这算我们两个人结婚44年以来的第一张婚纱照了。”黄英道笑着说。
2故事
希望圆轮椅上的妻子一个婚纱梦
“能不能上我家给我俩也拍张婚纱照?”73岁的胡必有和结婚40余年的72岁老伴生活在洪冠镇几十年了,其老伴因患有高血压、高血糖,9年前又中风,在医院治疗后回家休养,只能在轮椅上活动,行动不便,平时的生活都是胡必有在照料。
当他知道志愿者为农村老年人免费补拍婚纱照的活动后,便上前询问,希望志愿者能够上门为他们拍婚纱照,给在轮椅上的妻子一个惊喜。
在着装过程中,胡必有穿上服务队提供的西装,一直对着镜子整理,脸上笑容不断。随即又上楼找了一双新皮鞋穿上。他对记者表示,想给妻子一个最帅的自己。当看到化好新娘妆、穿着婚纱的妻子后,胡必有在妻子耳边悄悄说了一句:“你今天好漂亮呀!”
胡必有妻子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老伴就是我坚强的后盾,我有糖尿病、高血糖、中过风,腿脚不便,只能在轮椅上活动,这些年来,是老伴的悉心照料和鼓励才让我活到现在的。”
胡必有从14岁就开始卖凉粉,一边读书一边做生意,直到高中毕业认识了妻子,自由恋爱后,用做生意的钱举办了婚宴,唯独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没有给妻子一张婚纱照纪念。得知大学生志愿者们是医科生,他说:“这些年来,妻子身体不好,出不了远门,也拍不了婚纱照,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次机会。等你们有能力治好阿姨身上的病时,可以再来帮助她一下吗?我想带着她到处去看看。”
“等老伴身体好些了,我打算带她去女儿居住的地方旅游。”胡必有充满信心地计划着。
新闻推荐
热点评说梁栩(信宜)茂名日报前天报道,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大力推进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