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新闻 茂南新闻 电白新闻 高州新闻 化州新闻 信宜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茂名 > 信宜新闻 > 正文

探访永宁石船顶

来源:阳江日报 2018-10-16 08:56   http://www.kcqsx.com/


景色优美的铜窝村。

石船顶。

早就听说海拔1200多米的阳春市第二高峰、永宁西山旧瑶山石船顶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可一直无缘攀越,深以为憾。

国庆期间,我回老家阳春市永宁镇横垌瑶族村祭拜祖先。趁着秋高气爽,在祖籍永宁镇双底铜窝村的两位朋友带领下,我和几位友人一早就向铜窝村的石船顶进发。

铜窝双底一带在300多年前曾经是阳春赵姓瑶族生活的世外桃源。铜窝村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又大又圆又平整的田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村里有个寺庙叫铜窝庵,又名宝珠寺,雕梁画栋,神像成排,已有几百年历史。

石船顶是个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我们的车子只能开到山脚宝珠寺旁的空地停放。穿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沿途采食着野山蕉、竹结子、白饭果、野荔枝、稔子,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经过40分钟手脚并用,我们爬到了半山腰,进入了高山草原。我们取来半山清甜可口的溪水,烧开泡一壶茶,一边喝一边看着周围宜人的景色,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和鸟叫虫鸣,感觉离尘世好远好远,真是快意无比。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石船顶虚此行!走走停停,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登上了期待已久的石船顶。穿过两块近三米高、逾八米长、唤做“石敢当”的巨石,不远处三块更大更粗的长条形巨石映入眼帘,只见它们稳稳地盘踞在山顶上,当中的巨石形似石船,“船舱”能容纳二三十人。石船旁边修有一无人小庙,叫石船庙,也有人叫仙亭。山上还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几块小一点的石头,与旁边的仙亭、石敢当、半山的“球形滚石”“地球仪”、远处的“蟹钳石”,以及连绵不断的山峰融为一体,美不胜收。站在巨石上极目四望,只见群山连绵起伏,周围风光尽收眼底。向阳的地方属阳春市地界,草木低矮,高山草原特别美;阴面属茂名信宜,树木长得特别茂盛,边界明晰而奇特。

一位朋友示意我们坐下来,他自己却站到石船另一端飞身向上一纵,脚着石时,我们感觉到 “船舱”一阵晃动, “船体”发出“嗡嗡”的响声。我们一个个轮流去试跳,轮流坐下感受。我干脆闭上眼,屁股下的巨石隐隐颤动,感觉船在水中行,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实在太神奇了!耳边飘来一个关于石船顶的美丽传说:西晋末,在今高州一带有位道士潘茂名,他学易明诗,治病救人,颇得老百姓爱戴。永和三年(347年)夏,高凉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鉴江两岸,一片汪洋。潘茂名用数十根大木头,制成两艘大船。他施法用船挨家挨户将受淹群众安全转移到岗地,不想由于日夜劳累,潘茂名竟把一大船误送到云雾大山上。升平五年(361年)九月初九日夜,一场暴风雨过后,山崩地裂,潘茂名施法乘着剩下的一条木船,想到云雾大山寻找另一条大木船,去拯救黎民。他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渡他木舟化石船升仙而去,而误落到云雾大山上的那条大木船也变成了石船。而族中长辈口中的石船,据传是瑶人漂洋过海登岸后,遗留在永宁的仙石。在明末清初之前,永宁西山一带都是瑶人聚居地。

上山三个钟,下山两个半钟,我们累并快乐着。

新闻推荐

省民间艺术专家到信宜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 体验学习岭南民俗文化知识

记者邓海菲通讯员詹远宽本报讯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主办,茂名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的茂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探访永宁石船顶)


 
频道推荐
  • 志愿者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
  • 捡垃圾挑战赛,你敢应战吗? 由市公安局新闻中心发起 已有15个单位应战
  • 茂名市国家安全教育展引得无数市民入场参观
  • 茂名地区首家省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落户高州 在群众“家门口”开通救心“高速路”
  • 第15场! 茂南公安文茂南公安文艺轻骑小分队艺轻骑小分队昨又为师生群众送法送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